聽說房子又賣爆了?

我是老徐。

新政兩天,看到房產大V說市場爆了,說很多樓市直接清盤。

額~雖然我也看好新政的威力,但這種言論確實有點過,當然不是爲了引戰就不點評其他人。

主要給大家說說我看到的。

1、大家不用過度焦慮

新政的核心是加大了槓桿,目前15%的首付槓桿率去到了6倍多。

這也意味着只要房價跌了15%,首付就沒了。跌了30%,我敢保證很多人斷供。

上面也衡量過這點,我認爲眼下他們敢出臺政策的核心是房價確實跌得夠多,很多地方確實沒有15%的跌幅比例了,尤其是新房。

但是也不用焦慮趕不上車。

從廣州這邊一線的市場反饋來看大家觀望情緒更多,包括我看到有人提及廣州某盤這兩天很火,其實那是開發商蓄力很久,剛好開盤趕上政策罷了。

那天我解析完租售比,有不少人加了我微信問如何判斷樓市是否到底,我建議優先看利率。

當貸款利率跟租售比靠近時,基本上就是市場觸底反彈。

至於很多人習慣性觀察周圍情況,說看看多少人提前還貸,多少人不敢買房之類,這些不夠科學。

因爲大部分人只會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2、接受房價跌不下去的現實

我雖然反對過度引導焦慮,但也想說句大實話,有些地方的房價差不多也到底了。(記住關鍵詞是「差不多」)

所以若真的有購房需求,該看就看,該買就買。

以我的經驗,只要你做好心理預期,其實小範圍下跌不會影響太多,有房帶來的幸福感確實是租房不能比的。

從如此多政策到如今上面提倡的槓桿率,大家要意識到一點,房價確實快跌不下去了,因爲有雙手在託底。

不過我個人建議15%的首付謹慎,3成首付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已經夠危險了,沒必要繼續加大槓桿。

比起房價上漲,現在大多數關注的還是未來30年的穩定收入。

再補充幾個股市的信息

1、FF法拉第果然接棒了

前兩天我在文章寫到認爲ff法拉第會成爲下一個妖股,我寫文章的時候是7毛,第二天漲到了3美元,不過收盤跌回一美元了。

這個股票是賈躍亭的公司,本週漲了近百倍,高峰期看,一萬美元進去一百萬美元出來,直接躺平。

美股經常有這樣的劇本,我一般會在私享會內部分享,但都提醒圍觀爲主,ff這個開始火我就提醒了,居然有會員在上面賺了幾千美元,確實厲害。

我沒參與。

2、罕見信號

巴菲特開始看空美股,居然不斷拋售一些科技股,老爺子可能在擔心什麼,主要是美股科技股眼下確實很高。

大家都在賭降息,結果利率還沒降低,但股市已經先跑很多。

有個感慨,買入美股後每天都在擔心高了咋整,不過確實每天都在賺錢,所以我還是建議有能力的補充買點。

最後聊下關於長期國債的,看到不少人在問要不要買入。

現在官方已經通告了第一批30年國債的對象是機構,目前還不能給個人購買。

但即便能我建議就別買了。

其他理由我不聊,我們只聊數據。

這個債採用半年付一次利息,按照票面2.3%的利率,30年收益是69%,摺合成複利計算不到1.8%,太低了。

連分紅險的保底都打不過。

關鍵這玩意比儲蓄險要求還高,30年不能賣掉,很不划算。

有人可能會問那爲啥機構願意買入?

除了一些是任務外,債券本身也是一種交易品種,機構有各種方法拿着交易賺錢,但普通人卻沒有。

雖然我眼下對樓市沒有太樂觀,但現在去買入這種超長期債券確實都不如買房,其中邏輯,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團隊默默寫的資產配置課就理解原理了。

其他的也沒有太多補充,我們這兩天也給參與內測會員發了《趨勢內參》,詳細分析了新政後續影響,因爲現在還沒對外,所以只能說兩個我認爲可能容易懂的重點給大家。

明天開盤,大家覺得地產股會繼續火嗎?評論區聊聊。

下面是我私人微信,可以添加,備註下城市

關於資產配置,團隊負責保險業務的專業人士@默默 ,寫了一門課程,共10節,詳細說明了如何科學配置保險,做到不被坑甚至能賺點小錢。

課程對外價格299元,目前嘗試推廣期,我拿了10個名額可以9.9元買入,肯定賺不到啥錢,主要賺個吆喝。

ps:後臺回覆【私享會】即可加入圈子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