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奔馬價值不菲 名稱爭議未歇

2016年5月17日,新「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甘肅省博物館對外開放。圖爲展出的銅奔馬及車馬陣。(中新社)

甘肅省博物館展出的漢代銅奔馬吸引民衆參觀。(中新社資料照片)

甘肅省文物局長馬玉萍5日強調,有關中國旅遊標誌的名稱,文物入藏甘肅省博物館時即命名爲「銅奔馬」。1971年,學者郭沫若參觀甘肅省博物館時,認爲「銅奔馬」的價值非常高,並推薦參加在北京故宮武英殿舉辦的大陸全國文革出土文物展,當時送京文物檔案中的名稱亦爲「銅奔馬」。在北京展出後,銅奔馬還在歐美多個國家展出,名稱均爲「銅奔馬」。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此說。最早提出「馬超龍雀」一名的文化學者牛龍菲就表示,他根據西漢張衡《東京賦》「天馬半漢,龍雀蟠蜿」的文獻資料,將其命名爲「超越風神龍雀之行空天馬」,簡稱「天馬龍雀」或「馬超龍雀」,意思爲行空天馬漫步神遊星漢銀河,風神龍雀蟠蜿蜷曲回首驚視。

西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把多勳也持與牛龍菲一樣的看法。他表示,作爲大陸旅遊標誌,「馬超龍雀」是規範定義,寓意着大陸旅遊騰飛、跨越和超越發展之義,對大陸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除了這件藝術品名稱爭議未歇,馬是什麼馬?鳥叫什麼名?各種稱呼和說法也衆說紛紜。有一說馬是漢武帝從西北引進的「天馬」,也就是熟知的「汗血寶馬」;也有學者認爲「銅奔馬」的原型,乃是漢文帝良馬中的「紫燕騮」,以騎行速度快如飛燕得名。

至於「燕」的來源,據聞因郭沫若當時聯想到李白的詩句「回頭笑紫燕」,遂一錘定音。但燕尾服尚有開衩,銅奔馬蹄下這一隻卻沒有,所以也有學者並不接受這種說法,認爲應該是古代傳說中的「龍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