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獨關鍵在民心之爭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驚濤駭浪的2020年即將過去,除了突如其來的疫情世界攪得天翻地覆,中美兩強的劍拔弩張與兩岸當局的怒目相向同樣令人憂心忡忡。透過《環球時報》年會等熱門平臺,各路版本的「武統論」在歲末大陸輿論場上又刷起一波高潮

「武統論」的潛臺詞似乎是「臺獨」勝利在望,和統舉步維艱,因此只能出此下策。然而,「臺獨」看似張揚跋扈,實則苦苦掙扎。和統好像岌岌可危,實際前途可期。總之,和統確有難度,但武統論者也不必高估臺獨的勝算

首先,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不僅沒有實現臺獨目標,反而深陷臺獨困局。大陸學者李鵬將其總結爲「想獨而不敢獨,謀獨而不能獨,稱獨而不是獨」,可謂一針見血。別看近年來民進黨「去中國化」小動作接連不斷,「嘴炮臺獨」更是肆無忌憚,卻至今不敢逾越臺獨的紅線

既不能明目張膽切割中華民國與中國的法理連接,又不能明火執仗成立「臺灣國」,於是蔡英文絞盡腦汁擲出了「中華民國臺灣」這個擦邊球。但民進黨不倫不類的新發明不僅與《中華民國憲法》相牴觸,爲藍營所譏笑,而且被大陸看破手腳,國際社會自然更不會接受,完全淪爲自娛自樂的「臺獨」文字遊戲。更何況,臺獨的定義權根本不在民進黨手裡

其次,民進黨對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孤注一擲,恐怕也是一廂情願。民進黨之所以在年初大選後仍然高舉「抗中大旗,衝在「抗中」一線,最大的底氣來自於跟川普政府的抗中戰略無縫對接。美國也確實明顯增大了挺臺力道,無論是接二連三通過挺臺法案,頻繁宣佈對臺軍售,還是派出部級高官訪臺,無不讓綠營一片歡騰。

然而,美國的臺海政策畢竟是以自我利益爲中心,斷然不會優先考量臺灣的訴求。事實上,即使川普政府再挺臺,也沒有貿然推翻陸美建交的三大前提(美對臺斷交、廢約、撤軍)。拜登的高級顧問坎貝爾最近發出「挺臺不反中」的重要信號,顯示拜登上臺大機率不會像川普那樣橫衝直撞,爲臺獨火中取栗。

再者,無論兩岸力量對比,還是民心向背,臺獨都不佔優勢。大陸硬實力肉眼可見的速度崛起爲世界第二,臺灣即使跟大陸沿海省分相比也相形見絀。臺獨唯一可自我安慰的也許就是臺灣民意「拒統抗中」,但反中只是一時民氣和平纔是民意,民氣雖可用,但民意不可違。

大陸涉臺學者近期編撰的《兩岸關係40年曆程》也注意到大多數臺灣民衆和平統一抱有疑慮,呈現「獨升統降」的民調趨勢,但維持現狀仍居大多數,且永遠維持現狀的人數在攀升,大陸仍有爭取臺灣民心的空間與機會。換言之,民心之爭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和統難,心靈契合式的和統,難上加難,但臺獨的勝算其實更加渺茫,故大陸從下到上完全沒有必要急火攻心。任何人都明白,兩岸「不戰不和」,臺灣「不統不獨」的所謂現狀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但要實現高質量的統一或者融一,需要兩岸中國人長時間的共同奮鬥。 (作者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