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看漲 可能站上每噸1萬美元大關 但產業面臨雙面刃

銅價看漲,但部分原因在於開採項目有限,這使得獲利能力也受限。路透

信貸緊縮和成長放緩並非是有利的商業環境,但即將召開年度盛會Cesco Week的銅產業顯然並不悲觀。

在企業高管、銀行家和交易員紛紛來到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之際,支撐他們保有信心的是銅庫存降至18年來最低, 不足應付一週消費之需,主要反映出中國大陸的重新開放和供應不穩,這是不確定性席捲全球市場,銅價相較於大部分金屬卻仍能維持不墜的重要原因。

全球最大上市銅礦商Freeport-McMoRan的執行長Richard Adkerson說:「就近期展望而言,對我們生產的需求持續保持強勁。」

較爲長期的展望甚至更加樂觀,商品市場分析公司CRU集團預測銅價將走高,從現在的每噸約9,000美元漲破10,000美元。

隨着新礦牀愈來愈貴而且開發難度增加,主要礦產商紛紛轉向以併購交易來追求成長。業界對加拿大礦商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執行長Jonathan Price談他的觀點有濃厚興趣,泰克資源是Glencore想收購的標的,發言受到關注的還有必和必拓(BHP)美洲礦產業務總裁總裁Ragnar Udd和力拓集團(Tinto)銅礦業務負責人Bold Baatar。

CRU管理顧問Robert Edwards說:「礦商不願意承諾開發超出目前需求的大型新項目,等到2026和2027年,市場就會開始供不應求。」

對銅產業需言,前景是雙刃劍。價位走高意味更多營收,但價格看俏的部分原因是項目有限,這表示獲利能力也受限。

智利是一大例證。它因爲礦石品質下滑和水資源限制,導致產量停滯不前,當局不得不另尋財源來支應政策所需,提議給停止投資的企業增加課稅。但因爲環境和社會議題的考量,要取得政府的開採許可已較以往艱難。

由於從電動車到風力渦輪機都需要用銅,在擁有最大銅礦資源的國家颳起供應逆風,對全球能源轉型都將產生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