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臉慘白!純母乳+副食品吃不好…醫揭「缺鐵下場」:2族羣注意

醫師表示,根據國健署研究臺灣1歲孩子缺鐵比率其實很高。(圖/pakutaso)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一名幼童原本進診間是爲了看感冒,但醫師看到他臉色太白了」覺得不太對勁,問診後發現是高風險族羣「純母乳副食品吃得不好」,一檢驗就是典型缺鐵性貧血血色素僅9.4。對此。醫師楊爲傑提醒,缺鐵會影響3種部位,並建議家長,副食品可補充含鐵高的食物,像是肉類一天可吃60公克以上,以防小朋友缺鐵。

兒科醫師楊爲傑在臉書提到,根據臺灣國健署研究,臺灣1歲的孩子缺鐵比率其實很高,以不同的哺育方法來看,缺鐵率可高達42%。他指出,缺鐵除了會影響腦部發育、與智商情緒控管皆有關國外也因此建議1歲的小朋友體檢要驗血,至於臺灣的部分則可用微量血檢驗血色素等指標

▲醫師建議,若家中孩子爲貧血高風險族羣,可考慮在8、9個月時自費檢驗。(圖/達志示意圖

楊爲傑建議,一定要注意補充鐵質,透過食物補給是最好的;另外,若家中孩子爲貧血高風險族羣,包括含鐵副食品吃得不好、家族有貧血史等,可考慮在8、9個月至1歲間替孩子自費檢驗是否有貧血狀況

不過,楊爲傑過去也曾強調,理論上,在寶寶足月且無任何疾病、副食品也吃得好的狀況下,母乳哺育不會導致貧血,但在臨牀上看到缺鐵性貧血的寶寶,幾乎都是哺育母乳的孩子。他說,自己完全舉雙手雙腳支持母乳哺育,可是容易缺鐵也是不爭事實,因此在哺育母乳的同時也可以適當補充含鐵副食品,鐵劑的部分則需詢問並遵照醫師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