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的廬山真面目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十年(2013~2023)各國物價漲幅

近年通膨籠罩全球,揮之不去,老百姓所理解的通膨很簡單,就是鮮奶從80元漲到90元,吐司從60元漲至70元,1百元只能買到半顆高麗菜,1千元以前可以買很多東西,現在一下子就花完了。

這種感覺,原來希望藉由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加以呈現,但每回公佈出來的數據都與民衆的感受有不小落差,雖然近期通膨率(CPI年增率)升逾3%,超過了通膨警戒線,但民衆依舊認爲:「怎麼可能只漲3%,一個滷蛋都從10元變成15元了。」

何以通膨率只有3%,人們的感覺卻是5%、6%?原因在於通膨率衡量數百項產品價格的變化,蔬果食物漲了,但電腦家電卻跌了,在有漲有跌的情況下,經過加權平均,通膨率便會低一點,這並非統計失真,而是感受不同。

通膨與民衆感受差異大

就如蘇東坡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通膨就像廬山七嶺,從不同角度所看到的高度都不一樣,說它3%是對的,說它5%也沒錯。

用蘇東坡這首詩來解釋通膨就容易理解了,長期以來,食物類一直漲得厲害,上個月通膨率3.0%,其中,食物類就漲了5.5%,以近十年(2013~2023)而言,消費者物價漲12%,食物類漲31%,差距就更大了,若觀察近20年,消費者物價漲29%,食物類竟大漲75%,兩者直有天壤之別。

從上列數字可以明白,通膨率是客觀的數字,與民衆主觀感受的差異甚大,食物天天吃因而感受深刻,家電數年纔買一次,因而感覺遙遠,統計學家把數年買一次的東西和天天買的東西綜合成通膨率,雖有總體經濟意義,卻也遠離人們的感覺,然而兩者都是廬山。

食物類漲價 全球有感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隻有臺灣有這個現象?非也,全世界都是如此,近十年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漲了24%,同期間食物類也漲了36%,美國十年來消費者物價漲30%,而食物類也漲了36%,食物類價格不論在那一個國家,漲得都厲害,都比較有感。

再觀察通膨這座廬山的另一個高峰-外食費,上館子、買便當、喝咖啡、吃漢堡都屬於外食,這是最有感的指標,近十年臺灣外食費漲27%,歐元區34%、美國45%,不論哪個國家,漲幅都很大,外食費漲成這樣子,政府卻說漲勢溫和,民衆自然要生氣,然而誰都沒錯,只是兩造從不同的角度看這座廬山罷了。

通膨率本是算術問題,如今卻揹負着情緒問題,依算式,通膨率是以家庭消費支出加權(weight),但依感覺,人們是以情緒加權。依消費支出加權,如今臺灣食物類的權重是25%,但依情緒加權,食物類的權重恐怕已超過50%。

結論很簡單,既然食物、外食是廬山的主峰,那日後就在物價新聞稿首頁的統計表裡,增列食物、外食兩欄,讓他們與通膨率比鄰而居、分庭抗禮一番,果能如此,不只能讓民衆釋疑,也可以把通膨的廬山真面目看得更清楚。

小檔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即通膨率,採計食、衣、住、行、育、樂等3百多項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變化,以家庭消費支出爲權重,加權平均而得,2023年食物類權重25.4%、衣着類5.3%、居住類24.2%、交通及通訊類14.4%、醫藥保健4.8%、教養娛樂12.8%、雜項類12.9%。

小檔案■核心物價(核心CPI)各國定義不盡相同,但目的皆同,用以消除短期波動,呈現中長期物價走勢,以臺灣爲例,排除蔬果及能源的核心物價,權重91.9%;美國核心物價排除食物與能源,權重79.4%;歐元區則排除能源、食物、煙、酒,權重僅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