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溫了沒?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主要地區通膨的變化

近月物價漲勢漸緩,通膨壓力漸減,但何謂漲勢?必須定義清楚,是跟上月比,或是和六個月前比,或是和去年同月比,很有講究的,然而不同的比法,漲勢都不一樣,在這麼多的數據裡,我們如何判斷通膨降溫了沒?

各國認最壞時間已過

一般說來,爲避免季節因素干擾,都會和去年同月比,這比出來的數字稱爲年增率,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又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通膨率(inflation rate)。目前大家認爲通膨已降溫,很大一個原因是各國通膨率逐月降低,以臺灣而言,6月降至1.7%,美國也降至3.0%,歐元區同樣也降至5.5%,別看歐元區的通膨率還這麼高,這可是去年初俄烏戰爭以來最近17個月最低,因此各國官方會認爲通膨最壞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然而,誠如我們先前所說,CPI可以和去年比得出一個數字,也可以和一個月前比得出另一個數字,年增率降溫了,那月增率的情況如何?以臺灣而言,消費者物價已連跌兩個月了,美國雖尚未下跌,但也僅微漲0.2%,歐元區也只有小漲0.3%,與先前的漲勢相比,已是小巫見大巫,因此從月變動率也可以發現各國物價漲勢正在收歛。

當然,一個月的數據變化有可能只是偶發現象,未必代表趨勢,爲了解是否已出現通膨降溫的趨勢,我們可以循三個月的移動平均觀察一下,臺灣今年4~6月平均月漲幅是0.08%,呈逐月下滑,而美國4~6月平均月漲幅爲0.33%,是2021年4月以來最低,至於歐元區4~6月的平均月漲幅0.3%,相較於去年、前年的平均月漲幅0.7%、0.5%,已緩和許多。

我們從年變動、月變動、三個月移動平均觀察消費者物價(CPI)的變化,皆見其趨緩,這說明各國近年升息,確實已產生壓抑通膨的效果。若只是年變動(通膨率)降低,可能是基期因素使然,未必是通膨壓力真的降低,不過如果連月漲幅,三個月移動平均的月漲幅也趨緩,那就說明通膨確已降溫。

「假精確」無助經濟分析

經濟學家凱因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第二卷曾提醒統計的運用要非常小心,不能比較的東西就別比了,能比的就得力求清晰,此外,模糊的數據用不得,否則將會帶來「假的精確」,無助於經濟分析,這一席話對於使用統計者而言,宛如暮鼓晨鐘。

舉個例子,每逢夏秋之際,颱風豪雨淹沒農地使得蔬果大漲,此非貨幣政策所能解決,只待蔬菜復耕三、四周後,漲勢即緩,自然不可謂之通膨;又如物價連年下跌,次年漲幅當然會比較高,相反的,若前一年基數較高,次一年漲幅也會較緩,這雖是淺顯之理,但若不全面關照,便會如瞎子摸象,一下子高喊通膨,一下子又高呼通縮,皆非事實,全是誤判,這樣看來,判斷通膨是否降溫,除了看通膨率,也需循月增率、移動平均加以觀察,並參照近十年的數據比一比,如此纔不致淪爲凱因斯筆下的「假精確」。

小檔案■CPI年增率即通膨率,由於是和去年同月比較,恰可消除季節因素,因此不用季節調整,但是若與上月比較,各國皆會採季節調整,因爲像耶誕節、感恩節、端午、中秋、農曆年都會影響物價的變化,若不經季節調整,月增率的漲幅反映的只是季節性,而非真實的物價變動。

小檔案■美國除了提供消費者物價的年變動、月變動查詢,也提供和三個月前比、和六個月前比的數據,用以觀察動態漲勢,以今年6月而言,月增率0.2%,和三個月前比則漲了0.7%,和六個月前比漲了1.6%,觀察兩年半(2021~2023)的時間數列,6月的各類漲幅皆已明顯收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