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不要更多戰爭”――反戰人士斥責美國“戰爭機器”拱火牟利

新華社華盛頓2月19日電 通訊:“不要更多戰爭”――反戰人士斥責美國“戰爭機器”拱火牟利

新華社記者孫丁 胡友鬆 肖瀟

“不要更多戰爭!不要更多戰爭!不要更多戰爭!”美國上千名反戰人士19日下午在位於首都華盛頓市林肯紀念堂前舉行集會齊聲高喊

組織者說,這可能是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最大反戰示威抗議者要求美國停止煽動俄烏衝突、促進雙方和談、解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削減美國軍費等等。

新華社記者看到,許多抗議者手舉標語牌海報,上面寫着“戰爭不是答案”“美國停止製造敵人、煽動衝突”“要談判不要毀滅”等內容。一名少年在白色紙板上畫出“死神”手握鐮刀圖案並寫道:“我希望活得足夠長去讀高中。”

烏克蘭危機升級近一年以來,美西方不僅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還一再突破“紅線”,開始向烏克蘭提供坦克遠程火箭彈等具有強大殺傷力武器,變本加厲進行拱火,引發對更廣泛衝突爆發的擔憂。

住在華盛頓市附近的抗議者莉迪婭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強烈反對美國和北約在俄烏衝突中的角色。“美國煽風點火有一段時間了。”莉迪婭說,“美國政府裡有人想要看到北約同俄羅斯衝突。”

莉迪婭談到前一段時間俄亥俄州運載有毒化學品列車脫軌事故,指出美國自身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可美國卻癡迷於戰爭和武器,這實在“令人憎惡”。

紐約市趕來的卡特・麥圭爾呼籲俄烏衝突結束,並要求美國不要無休止爲戰爭“燒錢”。在麥圭爾看來,美國是俄烏衝突推手,卻通過“大規模宣傳”塑造敘事,誘使許多人信以爲真。西方掌控的單極世界十分“險惡”。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好戰成性,由軍方軍火商政客捆綁形成的“軍工複合體”難辭其咎。早在1961年,美國前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曾就這一問題敲響警鐘。然而,幾十年以來,“軍工複合體”非但未在美國受到合理制約,反而深度滲透到外交國家安全決策中,推動美國軍費節節攀升,軍火商賺得盆滿鉢滿。

美國反戰人士和時政評論家吉米・多爾、美國前國會衆議員圖爾西・加巴德等各界人士參加19日集會並登臺講話。“你知道我們今天可以通過外交手段結束俄烏衝突嗎?”多爾問,“但美國政客想要軍火商賺錢,以換取源源不斷的政治獻金。”

多爾近期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專訪時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軍工複合體”“像薅羊毛一樣從這個國家訛詐了數千億乃至數萬億美元”,真正操控美國的是不停運轉的戰爭機器。

來自佛蒙特州的抗議者亞歷克斯・肖爾茨-卡拉巴卡基斯對記者說,美國並不需要這樣一個“軍工複合體”保護自身,美國的軍事投入和甚至延伸到他國邊境的擴張,製造焦慮不安。得克薩斯州的抗議者埃裡克・裡夫斯對這一觀點深以爲然。他說,美國“軍工複合體”已經“失控”,在“軍工複合體”影響下,美國政府外交和國家安全決策不考慮人民意願

抗議者隨後集體遊行至白宮,他們沿途高喊“沒有北約就沒有戰爭”“炸燬管道是戰爭罪”等口號。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近期以知情人士爲消息源,指認美國政府策劃破壞“北溪天然氣管道。

抗議人士卡拉巴卡基斯說,種種跡象和證據顯示,美國是破壞“北溪”管道的罪魁禍首。“讓人感到悲哀的是,歐洲國家沒有就此指責美國。對於美國及北約的所作所爲,我希望世界能得到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