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向一個失敗的結果致敬

香港政府就申辦2023年亞運會向立法會申領60億元撥款,1月14日在立法會財委會以14票贊成、40票高票反對的結果「慘敗」。討論過程中,不論反對或贊成申亞議員,都炮轟港府10年前申亞失敗後未能痛定思痛,真心推動香港體育長遠發展,只懂搞「面子工程」、「政績亞運」。

港府需接受立法會決議

一些議員指出政府失敗的原因是逆民意一意孤行,並且刻意隱瞞民調分析誤導市民,政府在這方面應深刻反省

還沒有正式向亞奧理事會提出申請,就在立法會遭遇失敗,香港政府看起來很沒面子,但這就是現實。香港政府除了接受這一現實,沒有其他的選擇。

這種情況大陸內地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初申辦奧運會或者世博會時,媒體上全是一致擁護的聲音,作爲大陸民衆,不管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已經「被代表」了,政府和媒體都可以代表所有人「熱切期盼奧運會(或世博會)來到中國」,即使有人想發出不同的聲音,也根本找不到發言的地方

另外,政府到底爲這些大型的賽事展會投入了多少,好像一直是國家機密普通民衆很難知道確切的數字。例如北京奧運會,網上比較一致的數字是總投資超過了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具體數目難爲人知曉。再如上海世博會,媒體報導稱這屆世博會是「最貴世博會」,官方數字是286億元,結果記者調查採訪中發現,286億僅爲世博園花費,世博配套工程規模卻達數千億元。

人大政協不能改變決策

對於這種投入,政府總是毫不客氣地替民衆當家作主,即使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不能改變政府的決策。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投入總是顯得毫無節制,例如由濟南承辦的第11屆全運會,從開幕式場館建設,無不透露出不輸奧運標準氣勢山東省爲舉辦這次全運會,共新建了44個場館、改造了85個場館,再算上城市交通建設,全省總投資接近2000億元,相當於該省兩年地稅收入的總和

政府對於大型「盛會」向來有極高的熱情,但對於民生的投入又是什麼情況?近年來,儘管政府口口聲聲要加大民生方面的投入,但普通民衆能夠感覺到,住房教育醫療三座大山壓力並沒有明顯的減輕。我想,如果政府對民生投入的熱情能像舉辦大型「盛會」一樣,民衆的感覺應該會是另一種樣子

顯然,這種情況與民主社會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民衆沒有權力制約政府,政府卻擁有絕對的權力。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投資到了哪裡,不要說它懶得向公衆報告,即使向人代會這樣的立法機關報告,也是敷衍了事虛與應付的。

再來看看香港政府的失敗,我禁不住要向這個失敗的結果致敬。當然,進一步來看,有了不顧情面的議員,纔有了政府的弱勢;有了成熟的民主制度,纔有了香港政府的失敗。因此,與其說向這個失敗的結果致敬,不如說向這個成熟的民主制度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