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I實務工作者交流工作坊 聚焦奧萬大原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何珍織女紡織示範。(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2022臺灣中區裡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PSI)實務工作者交流工作坊日前舉行,藉由參訪仁愛松林部落,認識泛泰雅文化段木香菇生產傳統文化編織工藝楓紅雞的發展等,並辦理論壇共同探討「社區-生態-生產地景保全活用」等議題

本次TPSI工作坊由南投林區管理處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9月22至23日合辨,邀集北中南東各區約50名裡山實務工作者齊聚一堂活動聚焦在奧萬大原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由松林社區理事長高詠斐透過故事牆導覽解說,帶領認識泛泰雅文化的歷史特色,裡山織色纖維工坊織女何珍襄分享如何藉由社區林業計劃,覆育在地傳統作物苧麻,傳承並回復泛泰雅傳統編織文化,實踐裡山精神

▲楓紅雞。(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友善畜牧─楓紅雞」的實地觀摩也引發相關實務工作者熱烈討論,在隨後的「三雞一體」論壇上,屏科大學社區林業中心的「牡丹雞」、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的「共享雞」,及南投林管處的「楓紅雞」,共同分享交流發展經驗及甘苦談;與會人屏科大陳美惠東華大學李光中、法鼓文理學院黃信勳等3位教授,以及特生中心組長薛美莉、各地社區夥伴們討論熱烈至深夜,仍欲罷不能,讓中區裡山生態綠網的網絡關係更緊密結合。

▲松林社區理事長高詠斐以故事牆導覽解說。(圖/南投林管處提供)

南投林管處處長李政賢表示,林務局推動社區林業是以社區爲本,以發展生物多樣保育行動,與社區、部落共同發展友善環境的在地經濟已逾20年;近年也連結國際趨勢裡山倡議,保全與活用多樣化的地景,配合友善農業的推廣,將各單位及社區結合在一起,以森、川、裡、海的空間尺度,共同推動國土綠網,用跨域平臺方式,達到「社區-生態-生產地景」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