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污染險保費規模上看10億元

國內產險全年保費收入大約1千2百億元,土污險佔比不到一億元。產險業者強調,若土污險做到公共意外責任險程度,保費規模預估可達10億。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國內產險全年保費收入大約1千2百億元,土污險佔比不到一億元。環保署基會19日召開土地污染責任保險推廣會議,吸引產官學三方與會討論。綜合企劃組組長何建仁表示,希望經由這場會議聽取更多業者聲音,提出更多誘因發展土污險。產險業者強調,若土污險做到公共意外責任險程度,保費規模預估可達10億。

土地污染責任保險推廣會議吸引產官學三方與會討論,包括富邦產險、AIG等多家保險公司與會,同時,也邀請銘傳大學教授林勳發學者出席這場會議。

目前我國土污費收費辦法設計有污染保險退費等誘因,希望促使企業自發性投保。從損失資料來看,根據保發中心統計,產險全國全年的保費收入大約1千2百億元,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汽機車險,與不動產火險爲主,屬於特定產品例如責任險部分,公共意外責任險佔大宗。更有業者表示,若土地污染保險做到公共意外責任險的程度,其保費規模預估可達約10億元。

目前歐盟、美國國家已經有許多土污險的案例,部分國家甚至是使用強勢險的方式來進行。但土基會綜合企劃組組長何建仁表示,若強制執行,在同樣行業中有善於管理的企業,發生問題極低,強制便失去意義,應該要讓廠商自發性地有所體悟

何建仁舉例說,在調查各國案例中發現,德國是「製造價值」,讓業者願意承擔,國外稱「褐地」。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只要創造立基,自然就會有人投入。同時,他也表示,目前臺灣也有幾個案例,是業者自發性花好幾億元改善。

何建仁更表示,有些廠商經由法院標案標到的土地,發現土地有污染,是無辜的第3者,但因爲土地價值很高,因此既使付出的成本很高也願意去改善。希望藉由褐地的概念,讓業者體認土地爲其財產,處理自己的財產,最終獲益還是自己,這樣就變成相對單純,希望複製加油站經驗運用在土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