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蘋果汁「棒麴毒素」超標 醫教防毒4招

土耳其進口的「非濃縮還原蘋果汁」棒曲毒素超標。圖/食藥署提供

蘋果汁愛好者要注意了!土耳其出口「非濃縮還原蘋果汁」,檢出檢出真菌棒曲毒素超標,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動物實驗發現,有致癌性和對胚胎的致畸性,總共4公斤全數退運或銷燬。毒物科醫師表示,櫻桃、藍莓、香蕉、草莓、葡萄等水果,只要發黴都可能是被棒曲毒素污染,以蘋果最常見,過量攝取會產生腸胃道不適,若蘋果汁顏色改變、出現黴味、超過保存期限或外包裝受損,應避免食用。

林金富說,康合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從土耳其進口的「非濃縮還原蘋果汁」,檢出62μg/kg的棒曲毒素,這在動物實驗發現,有致癌性,以及對胚胎基型的致畸性,世界衛生組織轄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爲第三類,代表對人類風險未知,以蘋果汁爲例,可能因過熟發黴產生棒曲毒素,製作成果汁就會把毒素帶入。

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棒曲毒素是由黴菌產生的毒素,蘋果、櫻桃、藍莓、香蕉、草莓、葡萄等水果,只要發黴都可能被污染,極少數的穀物類也曾出現,這些被污染的水果只要被做成果汁、果醬、酒精飲料等,都可能使棒曲毒素,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等國際組織都訂有相關管制規範。

顏宗海表示,蘋果是最常被棒曲毒素污染的水果,過量攝取會產生腸胃不適,蘋果汁若顏色改變、出現黴味、超過保存期限或外包裝受損,就避免食用,如過量攝取,可能出現腸胃道不適,動物實驗則發現,出現神經學症狀或引發肺水腫等風險。

除了土耳其蘋果汁,林金富說,本次違規品項還有2批農藥超標的日本草莓,在本產季已累計5批不合格,112年不合額率1.83%,接下來整個產季都監視查驗,如再增加,會請日本說明。

今天公佈的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包括,印尼出口椰子糖塊、辣椒醬2批;韓國出口鮮草莓、葡萄;菲律賓出口鮮鳳梨、調味粉;中國大陸出口紅曲、無奶蛋猴頭菇、草本味核桃、甜椒粉、青椒粉、盤子;越南出口烤黑芝麻酥餅皮;土耳其出口非濃縮還原蘋果汁;日本出口紅豆、鮮草莓2批;美國出口紫妍露、辣椒醬、海鮮調味粉等2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