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手發麻」要不要緊?醫師這樣說

腕隧道症候羣

最容易在手腕以下發麻;葉姿辰表示,這是周邊神經「正中神經」在手腕處被壓迫,使得神經水腫發炎,產生麻木、感覺異常、疼痛灼熱或無力感、甚至大拇指基部肌肉萎縮。

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神經學科教授劉秀枝表示,正中神經分佈於手掌面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但患者發病時很少會覺得有如此明確的劃分,大部份只覺得手麻刺痛而已。

一般而言在早期時,因爲正中神經尚未被壓傷,所以症狀是斷斷續續、時好時壞,可以復原。時間久了,包圍神經外層的髓鞘受到損壞,可能大拇指會無力。再嚴重時,不僅是神經髓鞘受損,神經本身的軸索也受傷,造成大拇指下面的手掌部位萎縮,大拇指無力,就較難恢復了。

此症好發中年病患,常使用手部工作者,例如家庭主婦、電鑽業、廚師、電腦文字作業者、搬運工等,有的和職業無關,是先天手腕橫韌帶肥厚或周遭骨骼壓迫造成。

劉秀枝建議,治療是要先找出病因,比如是否有甲狀腺功能過低等,以便對症治療。其次則是避免過度使用手腕,不要用力甩手,最好戴上「護腕」以避免因手腕彎曲而壓迫到正中神經,約80%的患者會覺得症狀緩解。如果以上方法還是無效,則可服用幾星期的止痛消炎藥物或低劑量的類固醇,也可考慮在手腕注射類固醇。

但是這些保守性的治療約有60%會復發,而需再度治療,至於何時才需要開刀以解除腕部韌帶的壓力呢?除了尊重病人的意願外,一般而言,當麻刺持續、症狀斷斷續續超過一年,或手掌感覺障礙,肌肉已有無力或萎縮時,就應考慮手術治療,約70∼90%的患者可因而獲得症狀的改善。

尺神經受傷

最容易在手肘後,從其下到小指、無名指產生症狀;橈神經最易受傷是在上臂外側的中下段處,出現大拇指、食指的背面麻痛及手指、手腕下垂;臂神經叢受傷部位在腋窩部或頸前部,可混合前述的症狀;頸部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或頸椎,可造成手指尖或整個手臂症狀。

這些疾病除了要檢查血糖、膽固醇和血壓外,要仔細的理學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甚至頸部核磁共振攝影,才能區分受傷部位。

患者自己要注意保持良好頸部姿勢,勿打電腦太久,坐辦公桌兩個小時就要休息,做些頸部、肩膀上肢的伸展運動,可攝取維他命B羣提供神經修復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