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頭誤認老化 越晚治療 髮量越難挽回

皮膚科醫師指出,髮量會隨着年紀而減少,但如果視覺上看起來頭頂禿禿的,恐怕還有禿髮疾病因素。(杜宜諳攝)(圖爲情境照,與照片人物無關)

不少長輩會感嘆「年紀大了,頭髮越來越少」,但皮膚科醫師指出,髮量雖然會隨着年紀而減少,但如果視覺上看起來頭頂禿禿的,恐怕不只是老化而已。例如常見的「雄性禿」和荷爾蒙有關,國內約3成男性、2成女性都有,卻誤以爲是正常老化,恐錯過黃金治療期,越晚治療越難挽回。

成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楊朝鈞表示,不是每個人年紀大了都會禿髮,如果頭髮明顯看起來稀疏、禿禿的,背後可能有禿髮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雄性禿。雄性禿和遺傳有關,當雄性荷爾蒙局部分泌太多或代謝異常,導致整體活性增加,就會造成毛囊萎縮。

楊朝鈞說,雄性禿在臨牀上並不少見,男性每10人就有3人、女性每10人也有2人,由於毛囊萎縮,前額和頭頂的毛髮會變細、變少甚至變禿,僅留下側面和後腦杓的頭髮。雄性禿可分爲7期,雖然目前還無法根治,但可透過藥物來延緩進展,有機會回覆1期。

「越晚治療,能夠回來的越少!」楊朝鈞說,第2、3期是最佳治療時機,前者是前額發線開始往上、兩側往內呈現M字型,後者則是頭頂發旋的毛髮開始變少,逐漸走向地中海型禿髮。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藥和外用藥水,需要長期使用,但口服藥僅覈准男性使用,且有少數患者會有出現性功能障礙的副作用。

其他常見的禿髮疾病還包括圓禿、休止期落髮。楊朝鈞說,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T細胞誤將毛囊當成敵人攻擊,導致頭髮容易斷裂、掉落,在幾周到幾個月之間,頭上可能出現一個或數個區塊的禿髮,輕則硬幣大小、重則全頭禿,須使用類固醇、JAK抑制劑等免疫調節藥物治療。

休止期落髮則是某些外在因素影響毛囊生長週期。楊朝鈞說,頭髮從生長、退化到休止期,一個週期約2到6年,正常情況下每根毛髮的週期不同,不會同時掉落,但可能在生了一場大病、遭遇心理創傷後,影響到細胞激素或荷爾蒙調控,導致大量毛髮同時進入休止期。

楊朝鈞舉例,休止期落髮的常見原因如罹患新冠肺炎、登革熱等,或是生產後、接種疫苗後,通常發生在事件的2到3個月後。由於毛囊本身沒有受損,只是週期改變,通常約半年後就會恢復正常,不須採取特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