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功能發生障礙 要靠語言治療師訓練與治療

▲成大醫院耳鼻喉語言治療師陳怡仁,做吞嚥障礙影像檢查。(圖/成醫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臺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成大醫院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陳怡仁表示,幫助中風病人頭頸癌病人,做吞嚥障礙評估與治療的專業醫事人員,不稱作復健師,也不叫吞嚥治療師,而是「語言」治療師。

陳怡仁語言治療師指出,有些中風病人會臉歪嘴斜,喝水時會嘴角溢流出,更遑論一般飲食,這時候需要做吞嚥的治療與訓練,總不希望一輩子都得依賴鼻胃灌食;而頭頸癌的病人經過手術化療電療,也可能出現吞嚥功能的障礙,甚至是永久性的障礙,同樣也需要接受吞嚥的治療與訓練,以改善其生活品質。

會造成吞嚥和嗓音障礙的位置和機轉,其實是相同的生理構造,在語言治療師教育養成中都會學習到,並與語言治療同時成爲語言治療師的專業。語言治療師在成大醫院的分佈,除了耳鼻喉部之外,復健部也有語言治療師。

兩個科部差異在於服務對象的不同,復健部語言治療師主要協助神經受損造成吞嚥困難的病人,像是中風、車禍頭部外傷,還有因爲退化性疾病帕金森氏症、漸凍人等;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主要針對頭頸癌的病人,但也會有胸腔科、神經科整型外科小兒科,甚至是婦產科轉介的病人。

陳怡仁指出,婦產科曾轉介一位自體免疫皮肌炎個案,病人因病情變化造成舌部咽部肌肉無力影響到吞嚥功能。在自體免疫的問題改善前,主要是支持性療法指導病人做舌頭運動,甚至嘴巴內側的肌肉也都訓練到了,以維持其吞嚥功能。因爲口腔癌切除舌頭的病人在移植肌肉皮瓣後,就必須訓練其攪拌食物、後送食物的能力,以發揮代償性的功能,達到吞嚥的目的

▲復健部林韋成語言治療師,爲中風病人進行吞嚥治療。(圖/成醫提供)

復健部林韋成語言治療師則說,中風病人在進食過程中,有很高的吞嚥風險,因爲神經受到損傷,舌頭和吞嚥反應都會受到影響。常見的是吞嚥肌肉力量的不足和感覺不敏感,進食過程可能沒有察覺食物吞得不好,可能會掉入氣管,隱藏了發生吸入性肺炎之風險。

陳怡仁語言治療師指出,語言治療師會評估病人狀況是否適合進食,在吞嚥治療過程中,會測試調整食物的材質,如流質軟質等,確認病人進食安全,以預防和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