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艦搭載「海劍羚」 提升防空戰力

中科院介紹海劍羚飛彈系統的模擬動畫中,出現擊落2架解放軍蘇-27戰機畫面。(記者張國威攝)

中科院展示海劍羚飛彈系統,是中科院天劍計劃的研發項目之一,主要用於攔截攻船飛彈。(記者張國威攝)

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艦載「海劍羚」攔截攻船飛彈系統,12日在「臺北國際航太國防工業展」記者會首度亮相。中科院在示範模擬動畫中,將「海劍羚」系統安裝在「航母殺手」沱江艦上。搭配「海劍2型」防空飛彈和「雄風3型」音速攻船飛彈,沱江艦頓時成爲集防空、攻船、反攻能力於一身的全能殺手。影片中的沱江艦一打三,不但擊落了2架解放軍的蘇-27戰機,還擊沉了1艘052D飛彈驅逐艦

中科院說明官顏世銳表示,海劍羚飛彈系統是在天劍一型飛彈的基礎上進行研發,其整套系統包括海劍羚箱組飛彈與發射系統,可快速擷取選配的射控雷達或艦上雷達資訊,操控具備發射後鎖定能力的劍羚飛彈,主要用於攔截攻船飛彈,可裝載於中小型艦艇上。

沱江艦的防空能力一直爲外界詬病,但中科院的介紹影片顯示,將沱江艦艦尾方陣快炮系統升級換裝成海劍羚飛彈系統後,全艦變得極爲「全能」。影片模擬沱江艦在臺海海域巡防時,遭遇解放軍2架蘇-27戰機對它施放貼海飛行的超音速攻船飛彈,052D飛彈驅逐艦則藉由垂直髮射系統對沱江艦施放「鷹擊-18」次音速攻船飛彈。

影片顯示,沱江艦雷達在偵測到敵情後,海劍羚飛彈防空系統將蘇-27及052D施放的攻船飛彈全數攔截;沱江艦隨後對蘇-27施放2枚「海劍2型」防空飛彈,並對052D艦施放2枚「雄風3型」超音速攻船飛彈,將敵機敵艦全數擊落擊沉。

海劍羚飛彈系統每套配備8至16枚的影像紅外線導引的劍羚飛彈,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還可用語音進行控制;其性能設計上都與美軍現役的RIM-116「海公羊」艦載防空飛彈系統極爲相似,未來還可安裝在油彈補給艦磐石號」上。

長期以來,我海軍艦艇面對攻船威脅僅有MK-15型方陣快炮一種選擇,雖然其發射速度達到每分鐘4500發,但僅能持續發射20秒,一次只能夠應付2至3枚來襲的攻船飛彈,發射完畢後須再度裝填彈藥,面對飽和性攻擊則難以抵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