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妮.莫里森美國黑色的良心

2012年,toni morrison接受美國總統巴馬贈予總統自由勳章。(美聯社

「這是我的世界,我完全主宰。它有時狂野,卻是自由的。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真知」(It’s my world, I am in control. Sometimes it’s wild, it is free . It’s a way of thinking. It’s pure knowledge)。

美國著名的黑人作家託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八月五日病逝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區,享年88歲。

莫里森是美國20世紀迄今最重要的文學家,其作品不僅是暢銷書,更廣獲美國及世界文壇評論者的青睞,(曾獲普利茲小說獎、總統自由勳章、美國國家書評獎等重要獎項。1983年以小說「寵兒」(beloved)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繼賽珍珠之後美國女性作家第二位獲此殊榮者,也是第一位美國非裔女性作家站上世界文壇的高峰瑞典皇家學院稱讚她的作品充滿「靈視力量與詩性意涵,賦予美國現實中不可或缺的一面生命」。

莫里森11部小說描寫的是黑人的現實與心靈世界,圍繞着種族文化性別階級議題。她所建構故事場景白人幾乎是缺席的,甚或被有意塗抹。數百年來黑人的悲慘命運,透過她充滿智慧、敏銳與想像力筆觸,從各種驚悚、異類、灰暗的情節中得到指證與關懷。對於亂倫、墮胎、弒子、奴役、謀殺、忌妒、強暴、賣淫、集體暴力、陰暗、絕望、自卑的討論,曾讓她陷於道德文學批評爭議中。

打破生死界線融合過去與現在,加入神話幻想與充滿靈性的想像力,莫里森以生動寫作技巧,引領讀者進入一個非裔美人在現實與心靈上的經驗與蛻變,用如詩般的美麗語言,訴說最殘酷的故事。在「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一書裡,她指出懷抱對於藍眼睛的憧憬,是黑人歷史中最深沉的悲哀。 這種憧憬,卻是從最初的被奴役、進而開始懷疑、不喜歡、不認識自己,最後變成想成爲施暴者一樣的人的自卑情結開始的。就像莫里森受訪時說的:「他們弄髒你」(they dirty you)。

要從莫里森衆多作品中找出一個論述主軸,也許從「所羅門之歌」(Song of Solomon)末篇對於主人翁Milkman的描述可窺端倪:他脫離身世羈絆,獲得新知,躍入空中,在一個能夠找到自己位置的世界裡象徵性搭機而去。

莫里森對於少數族裔的關懷,適與20世紀初法國的後殖民主義先驅法農(Franz Fanon)前後輝映。法農的成名作「黑皮膚、白麪具」(Black Skin, White Masks)對族裔認同與文化尋根提出不同的價值思考,率爾呼籲殖民地人民應重視心靈上的解放與自由,而非一昧追求表面上的獨立。今天莫里森談的正是文化解殖的問題,只有真正打破心靈上的桎梏,才能從邊緣進入中央,得到平等的身分認同與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