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大省帶頭出海“跑訂單”

今年前11個月,山東港口煙臺港共完成商品車發運37.8萬輛,同比增長39.2%。圖爲12月11日,大批出口商品車在煙臺港集結準備裝船。   唐 克攝(人民視覺

臨近年末,外貿企業紛紛加班加點趕製出口訂單商品。圖爲12月15日,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的泰州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生產。   湯德宏攝(人民視覺)

今年以來,中國生產的智軌電車先後出口運往阿聯酋阿布扎比市、馬來西亞古晉市等地,成功實現“出海”。圖爲近日,工人們在四川省宜賓市的中車鐵投軌道交通產業基地生產車間內進行安裝作業。   莊歌爾攝(人民視覺)

最近,寧波市江北區組織多家外貿企業分批赴海外開展商務洽談,搶抓出口訂單。圖爲12月9日,寧波藍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   新華社記者 江 漢攝

“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最近,這句話成了不少外貿人的口頭禪。組團包機、亮相展會、拜訪客戶、聯絡感情、商談業務……隨着國內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調整以及全球年末消費旺季臨近,浙江、江蘇、四川、廣東、山東等外貿大省的企業紛紛趕赴全球各地拓展市場、尋找商機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在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的背景下,中國外貿大省帶頭出海跑訂單,不僅反映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貿合作的開放意願,更爲世界經濟復甦增添了信心。

主動擁抱海外客戶

12月8日中午12點,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1航站樓大廳,成都高新區國際合作商務局工作人員拿着名單,清點着企業出訪團的人數。成都晶寶時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桂楠拖着一隻30寸的黑色行李箱,箱子塞得滿滿的,其中一多半都是公司連夜準備的宣傳材料。幾天後,訂單來了:劉桂楠的公司攜手另一家成都企業共同與德國客戶達成了1200萬歐元的採購意向

策劃路線、辦理護照、協調航班……成都高新區積極幫助企業出海“跑訂單”的舉措,無疑是當前各地主動走出去穩外貿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浙江,寧波市政府12月2日召開“百團千企萬人”拓市場促招引專項攻堅行動動員會,宣佈將以明年4月前爲階段性節點,力爭組織赴境外拓市場團組超過100個,企業超1000家,出境人員超1萬人,以線下“大交流”助推開放質量“大提升”。

寧波寧興金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中告訴本報記者,公司主營產品涵蓋各類中高檔水龍頭衛浴產品、水錶熱量表及配件、燃氣表及管控系統、家用及工業用水泵等,客戶遍佈全球。最近,公司已派員前往沙特、印度尼西亞等國,拜訪新老客戶、參加經貿洽談會,收穫了不少計劃外的訂單。“有關部門鼓勵企業赴境外洽談的一系列舉措,也讓我們有了再揚風帆的勇氣!”

福建泉州市率先出臺《2022年推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若干措施》《推動企業海外大走訪搶訂單拓市場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有力措施,鼓勵企業“應展盡展、能出盡出”。同時,泉州市商務局專門成立工作專班,從預定境外展位、辦理出入境手續、赴海外參展、入境疫情防控保障等方面爲企業提供全程、全鏈條“保姆式”服務,幫助北峰通信、森通電子等一大批外貿企業出海參展。

“我們先後組織外貿人員到菲律賓、沙特、迪拜參展。這是我們近三年第一次到國外參展,認識了很多新客戶、頗有收穫!”福建羣峰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文偉對本報記者說,企業主要從事機械設備研發與製造,近兩年受疫情影響海外訂單量有所減少。能夠及時走出去並拉到海外訂單,對企業發展十分重要。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孫曉說,爲幫助企業搶抓訂單、開拓市場,促進外貿保穩提質,中國貿促會統籌疫情防控和出國經貿展覽審批管理,積極推進重點國家、重點行業、重點展會的出國參展辦展項目試點審批工作。截至11月底已完成首批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間的15個出國經貿展覽項目試點審批,涉及紡織、汽配、體育用品、電子、消費品等多個領域。“我們將做好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出國參展工作,幫助企業精準對接海外客戶。”孫曉說。

拿出自身“看家本領”

中國外貿企業踊躍出海的背後,是強大的製造能力和過硬的產品質量。

有的主打高技術單品。江蘇蘇美達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御從9月中旬到11月底多次前往美國跑訂單。他的一個直觀感受,就是海外客戶對於中國企業來訪的歡迎程度非常高。

“比如,蘇美達FIRMAN品牌三燃料便攜式發電機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北美地區冬季的低溫應用場景,可以在零下35攝氏度的超低溫環境下正常運行,並且具備全智能啓停裝置,可靈活使用汽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作爲燃料選擇,深受消費者喜愛。”周御對本報記者說,靠着過硬的產品,蘇美達在美國大型專業展會上收穫頗豐,直接斬獲的訂單就有3000多萬美元。不僅如此,通過和海外客戶面對面交流,企業還進一步瞭解了北美地區客戶最新的市場需求

有的突出產業羣優勢。在山東威海,紡織服裝是傳統優勢行業,相關企業佔威海全市外貿企業總數的近1/3。12月初,威海市商務局成功組織聯橋、迪尚等20多家威海紡織服裝企業赴日本東京參加第36屆亞洲紡織成衣展(AFF),參會展品涵蓋了毛衫、梭織、針織等多個品類。“走出國門跟客戶面對面接觸,大家都很高興!我們在本次展會上有意向的訂單已經有10來個,明年的4月份還有一個大阪展,我們已經報名了!”威海金冕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蘭蘭說。

目前,除了紡織服裝業之外,漁具、水產品等其他威海優勢產業也已經排上了出海跑訂單的隊伍名單。在威海市商務局的《2023年國際市場開拓計劃》中,第一季度就要組織200家次以上的企業赴境外參展考察。

有的聚焦個性化需求。12月下旬,第十三屆中國(阿聯酋)貿易博覽會將在阿聯酋迪拜世貿中心舉辦。作爲擬參展企業之一,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做了充足準備。“此次參展,我們將重點展出IT類和小家電類產品,其中有部分產品是專門爲海外市場量身定做的。比如,IT類產品重點選擇了業界暢銷的高性能機箱、電源;小家電類產品我們推出了考啦系列茶具、衝牙器等。”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時倍興說。

在東莞市商務局的境外展會排期情況表上,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的境外會展已經增加到19個。東莞市商務局表示,將及時根據企業辦展參展和集中出行的需求,科學制定相應的辦展參展計劃。

各展其長形成合力

上海推出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平臺,幫助行業企業全面瞭解和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助力企業更好開拓海外市場;湖北採取“境外線下商品展、境內線上對口談”的方式,積極開展“湖北名品走進巴西活動”,幫助外貿企業加快開拓南美市場;河南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鼓勵中小外貿企業赴境外參展、購買出口信用保險,今年以來相關項目支持資金已達7300萬元,目前還在穩定增加……放眼全國,支持企業出海跑訂單的舉措正在增多。

與此同時,國內各大外貿平臺紛紛發力,幫助外貿企業拓展海外訂單。

一方面,會展平臺優化服務。在廣東省佛山市暉而萊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廣交會雲展廳上,180多個戶外旅遊休閒用品以及燒烤用具集中呈現,其中不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深受採購商歡迎。原來,從2022年10月25日至2023年3月15日,廣交會線上平臺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外貿企業和境內外採購商可獲得“24小時不間斷”供採對接服務。

“爲更好服務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需求,我們每月舉辦一場‘貿易之橋’供採對接活動、一場‘好寶、好妮探廣交’活動、一場線上論壇、兩場新品發佈。接下來,廣交會將針對海外不同市場和採購商的情況,通過‘每週一個專題、分批精準推送’的方式,幫助外貿企業和重點市場、重點客戶加強‘一對一’聯繫,強化線上線下交互體驗,幫助更多企業獲取更多貿易合作商機。”廣交會相關業務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積極作爲。11月底,杭州酷動戶外有限公司拿出了全新研發的充氣船,同時準備了大量公司和產品的視頻介紹,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支持下參加了德國慕尼黑戶外及體育用品博覽(ISPO)。憑藉着一艘可以塞進揹包的輕便環保充氣船,這家公司收穫了111張歐洲客商的名片。“這是三年來,我們首次通過數字化混展的方式將公司的新品直接送到海外客戶面前。”杭州酷動戶外電商部負責人童雪薇對本報記者說,對於大多數中小外貿企業來說,獨自出國參展成本較高,“借船出海”效果同樣不錯。

據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介紹,在今年上半年發起“數字化出海口”計劃的基礎上,阿里巴巴國際站將在近期陸續推出至少100場數字化混展,覆蓋美、歐、日等十餘個重要市場,幫外貿中小企業以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高效拓展海外市場。

專家認爲,外貿大省帶頭組織企業出海跑訂單並收穫良好反響,無疑爲更多地區、更多外貿企業抓緊揚帆出海營造了氛圍。中國外貿產業基礎良好、競爭力強,隨着企業履約、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以及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中國外貿有望釋放出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