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銀獲利爭鋒 星展緊追渣打

四大外銀2021上半年稅前盈餘

外商銀行2021年的表現、獲利與排名,出現追趕賽事,四大消金外銀稅前盈餘差距大幅縮小,聚焦高資產客羣的外銀財富管理獲利排名易位,在臺外銀長久來的穩固生態,若無重大意外,今年將出現改變。

金管會最新公佈2021年上半年銀行業統計資料,四大消金外商銀行中,原來排名墊後的星展銀行,今年上半年大步跨前,加上該行善用OBU資格的臺北分行執照,加總兩邊的稅前盈餘達新臺幣15.34億元,和原排名第三的渣打銀行18.49億元,僅相差3億餘元,是消金外銀界歷年來最小的差距。

而且相較2020年上半年星展爲5.6億元、渣打爲20.35億元,星展不及渣打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星展快馬緊追的氣勢。

至於消金外銀排名第一的花旗臺灣,因由消金和財管金雞母業務正和買家協議,2021年上半年整體稅前盈餘再砍三分之一,加總檯灣子行和臺北分行的稅前盈餘總額34.42億元;排名第二的匯豐臺灣該項金額爲23.01億元,已達到花旗的67%。

另一部分,在臺灣大賺財富管理財的外銀私人銀行,法巴銀近年快速追趕老字號瑞銀,2020年全年稅前盈餘30.8億元,首度超越瑞銀的25.64億元,讓瑞銀臺灣團隊備感壓力。這兩家外銀同時首度入列臺灣300大外資企業的TOP 10,兩相競美的態勢明顯。

2021年上半年中,有兩個月遇上本土疫情限制措施,金融業也推分流上班、居家工作,私銀業務中許多金融交易限定在銀行內進行,因此限縮了外銀的業務、影響手續收入,截至5月,瑞銀的稅前盈餘仍衝刺到16.06億元,和2020年上半年同期的18.79億相去不遠。

銀行主管認爲,消金外銀在臺的表現和獲利,國外總行的態度和策略最關鍵,近期的花旗臺灣就是鐵證。花旗總部4月中宣佈出售包括臺灣在內的13地消金財管業務,臺灣團隊來自總部的資源支持「現在用到完,沒有後續了」;反之,星展銀行可以持續在臺灣市場大加表態,甚至被列名爲買下花旗臺灣部位的潛在對象,就因銀行大股東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的無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