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和統無望論」可休矣

報社

NCC開鍘中天電視後,陸委會緊接着「善意提醒」大陸駐臺記者在臺製播節目恐觸法,警告意味十足。與此同時,國臺辦發言人證實「臺獨分子清單」確有此事,大陸涉臺媒體持續圍繞清單議題展開「文攻」。外界原以爲兩岸關係或隨着川普下臺而迎來「喘息期」,現在看來純屬一廂情願。

很明顯,蔡政府打擊中天的政治考量,絕非僅僅防止「韓流」再起,最重要的是讓臺灣內部所有反對臺獨、支持兩岸和平、正面看待大陸發展聲音逐步消失。同理,蔡政府敲打駐臺陸媒,也是爲了嚴防大陸利用臺灣內部不滿民進黨的聲音,反過來發動對臺「資訊戰」,表面上以800萬選票後盾,看似信心十足,心底對大陸影響力卻如驚弓之鳥,十分畏懼。

一言以蔽之,民進黨口中的「反滲透」,就是削弱大陸對臺影響力的整肅行動。兩岸交流是相互影響的過程,新聞媒體交流更是如此,正是有不同觀點的交鋒交融,雙方纔能求同存異、相互理解。這個道理放之四海皆準,偏偏民進黨死守冷戰思維,以「維護自由」之名行輿論鉗制之實。

民進黨牢牢掌握行政、立法權,對司法、檢警國安單位具實質影響力,更透過外圍團體操控媒體,但幾乎所有決策「心中有權力,眼中無人民」,違法濫權、搶奪民財成爲慣常,民怨四起。民進黨看似一黨獨大、唯我獨尊,實則強弩之末、敗象已露。蘇內閣處理萊豬爭議一錯再錯,綠營縣市首長頻頻出包,派系分贓卡位日益瘋狂,NCC審判中天「7:0」的驚人比數背後,綠營幕僚圈都自覺「很有2018年大敗前夕的感覺」。

面對臺灣政治氣候的改變,北京應該如何解讀?如何因應?可以從大陸官方最愛引用的「大氣候」與「小氣候」出發,理性思考兩岸關係的百年大計與權宜之方。就兩岸關係而言,「大氣候」指的是中美關係的結構因素,「小氣候」指的是臺灣內部政治的變化。

近30年美方採取對陸接觸政策,中美合作總體上大於競爭,「大氣候」有利於兩岸穩定與交流合作。但大陸崛起、中美實力關係質變,美方檢討對陸政策,競爭大於合作已經變爲跨黨派共識,「大氣候」變遷下兩岸自然出現摩擦和動盪。不過,大陸克服各種風險維持發展勢頭,美國又因疫情、內部撕裂而難以應付外部挑戰,北京因而對「大氣候」充滿信心,遂重申「戰略機遇期」以及「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變。

大陸辦好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維持有利於大陸的兩岸「大氣候」,讓兩岸經濟更加融合、臺灣更離不開大陸,爲今後兩岸解決政治分歧奠定基礎。至於臺灣政治「小氣候」變化規律,大陸應予以充分的尊重。大陸需瞭解,臺灣民意流水,半年前的民進黨還是趾高氣昂,此刻卻亂開戰線、腹背受敵。

2008年馬蕭配大勝、2012年馬吳配連任時,就有人感嘆民進黨「再也翻不了身」,今年蔡賴席捲817萬票時,更是充滿民進黨「萬年執政」的議論。事實證明,臺灣有自己的政治競爭機制和民意消長規律,斷言綠營「長期獨霸」並不客觀。

既然如此,北京流傳的「和平統一無望論」可以休矣。大陸對臺政策應該超然於臺灣「小氣候」,不應被週期式藍綠消長所迷惑,用一些莽撞的政治操作,把臺灣主流民意推向對立面。固然,民進黨塑造出了反中民粹,但這僅是表層的情緒宣泄,實質上包裹着臺灣民衆長期對大陸形成的疑慮和誤解。希望兩岸和平發展、水到渠成地解決兩岸政治問題,仍然是2300萬臺灣民衆的「深層民意」。

陸方發起「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爲例,大陸學者殷弘直言「文攻起不到促統作用」,許多臺灣學者也認爲此舉反讓深陷下臺危機的蘇貞昌脫困,加大了蔡總統重建兩岸溝通與互信的難度。同理,國軍F16失聯議題,也被大陸網民「自嗨式」炒作爲「投誠」,大陸官方卻對這種不實信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而給民進黨視爲陸方破壞兩岸關係的證據。

臺灣「小氣候」已經逐漸不利於民進黨、不利於臺獨,大陸此時應順着臺灣民意,堅持「十四五規畫」中促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目標,靜待臺灣人民把那些不適任的民粹政客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