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兩岸和平就在燈火闌珊處

社評

國安會前秘書長邱義仁美國國安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兩位臺美重量級幕僚,先後釋出帶有「臺獨不可能」意涵的表態,這究竟是美方爲促成美中領導人首次「拜習會」的權宜之計?還是拜登政府透過半年交手,意識到北京底線思維」後知所進退?但無論美方目的爲何,都改變不了臺海緊張情勢升高的事實。

兩岸和平機遇爲何流逝

如果要問,美中臺三方究竟是誰破壞了臺海和平,相信每一方都會堅稱自己是和平維護者,反指對立一方應對目前緊張負責。若回顧2016年歐巴馬政府策動「南海仲裁案」以來的臺海情勢,可以明顯感受到,民進黨重返執政、美方調轉對中戰略方向、北京對外路線從「韜光養晦」調整爲「積極有爲」,三者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這就形成了影響臺海和平的「內因」與「外因交織作用的時空背景。

由此可見,兩岸和平機遇日益流逝,是「小氣候」與「大氣候」綜合影響下的結果大陸臺灣問題視爲完成美中歷史性實力逆轉的一項必考題,美國將臺灣海峽視爲遏制大陸成爲全球領導者咽喉,臺灣走不出「經濟靠中、政軍靠美」的格局,2008年以來兩岸積累的8年經貿交流成果,未能轉化爲政治互信,這就直接影響到北京決策者的判斷。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前半部重申「和平統一」,後半部強勢警告臺獨和美國干預臺海的意圖,清晰浮現出北京對兩岸關係的兩個判斷:第一,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也是中共執政正當性根基,和平統一是最優選項,也是最有利於民族復興的選項,目前還不致於放棄和統。第二,由於臺獨和美國已經對和平統一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北京必須有充分準備隨時應變,唯有保持和強化軍事震懾和政治施壓一途。

事實上,「和戰兩手」是北京40年來對臺一貫手段,但相較於過去應用自如、手腕靈活,近幾年卻顯得膽戰心驚,甚至力不從心。原因何在?可以歸結兩個面向:其一,大陸內部質疑和統、惠臺政策正確性壓力,已不再只是民間輿論的小打小鬧,北京內部風向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察覺這股壓力已經上升到最高層;其二,美臺政治軍事連結的深化讓北京深感不安,對其危險性預估可能已超過法理臺獨。兩個面向集中反映在2020選舉及其後的政治效應:蔡英文以817萬票大勝、美方完全爲民進黨政府背書,雙方一唱一和,令北京焦頭爛額。

人心是統一最短的距離

這又牽涉到如何看待2020大選結果的「老問題」。如果從「統/獨」、「藍/綠」的架構與思維,去解讀2020選舉結果的民意格局,就很難不讓人得出悲觀的判斷。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把臺灣民意針對兩岸關係的主張分成兩類,一類是「希望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另一類是「希望以衝突獲得臺灣獨立」,那麼很顯然,前者是臺灣民意的主流和絕對多數。至於後者,一些人認爲中國即將崩潰、一些人幻想美中開戰導致中共政權崩潰,臺灣順勢獨立建國,前者將因失望而改變想法,或隨着東昇西降情勢更清晰而放棄臺獨;後者不會有人願意爲之付出生命,最多是類似陳水扁擔任總統時,以「頭過身就過」的投機心態創造機會,這類人很容易改變。

2020大選投票給蔡英文的817萬人,其中有約600萬人的不分區政黨票支持民進黨和泛綠側翼,算是反中基本盤,其餘約200萬人是中間選民,他們在統獨立場上偏向維持現狀,希望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應有800萬(約55%)選民並不反中,而是希望大陸尊重臺灣,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政治分歧。換言之,「和平」對他們最有吸引力,東昇西降格局下,「統一」也會愈來愈有吸引力。兩岸學者間流行一句話,「華府是北京到臺北的最短距離」,其實最短距離是臺灣民心

大陸對臺思維若擺脫統獨、藍綠架構,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民意結構,也會找到實現和平統一、心靈契合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