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加快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中時資料照/中新社)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指示,加快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認知;也因此項工作的急迫性,必須「制度化法治化」積極推動。習主席此時此刻的要求,掌握到改善大陸環境的最後契機,務必要產生髮聾振聵的效果。

特別要強調這個時間點的重要,大陸建設的速度遠超過環境意識萌芽的力度整體環境劣化已到了不得不以絕對的決心來面對。以大陸接連一週空前、重度霧霾,對照三線城市都有高速路貫穿的發展速度,在加速追求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更快的力度補上。

必須提醒,此刻大陸民衆的快速富裕,早已脫離整天忙碌賺口飯吃的初級溫飽境界,有餘力追求生活品質,重視休閒,走向戶外,要求綠地、空氣、潔淨水源,對經濟水平的追求金山銀山已落居次位,綠水青山是新的價值。但對照環境意識的不夠成熟,迅速增高的休閒要求,帶給珍貴的環境資源無比壓力,大小黃金週旅遊人口暴增,如實呈現原生環境承受的壓力。

習主席強調「制度化、法治化」可以感受到他對問題急切的憂心。先以嚴懲不法來遏止環境的急速破壞,再同步輔以民衆環境意識覺醒。制度化、法治化的重手,可以看出拯救環境已急迫到必須搶時間、加大力道,先告訴民衆對錯分際,搶下時間醞釀基底的民衆環境意識。

環顧世界各國民衆守護環境都是相近模式,政府制約在先,但政府再怎麼框限都不是守護環境的力量,在地民衆近距離的關心是最核心的力量。有餘力關心鄰里的一泓清泉老樹嫩枝,第一時間的呵護勝過專家、執法。民衆都能對環境感動,進而投入行動;由環境的消費者變成守望者,這是環境守護的核心、基底力量。

環境危機的現況中南海領導班子應該有相當高度的理解。各級政府開發景點的力度即是指標之一,尤其大量投注宣傳、入口意象,卻不願投注公廁、環境教育,更凸顯景區開發走偏了路;其餘水電開發、道路建設,都是各單位的業績數字較勁,沒人管應該計入的外部環境成本。

之前,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列出「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三大原則,進一步達到可持續性發展的境界,真是睿智、遠見,與習主席此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遙相呼應,那正是中國古諺:「生生不息」。但是仍須強調,這些是以生態文明標準框限出來,形而下、外在的約束;真正的生態文明,是內在覺醒與感動。

守護環境的關鍵概念是人須先覺醒。環境意識的覺醒與養成,需要一段體會、摸索、感受的過程;很關鍵的途徑是經驗分享、做中學;從生存在同一塊土地的小型社區開始,大家一起關心周遭,用了心,感覺自然源源反饋,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行爲。小區域得到啓發,進而結合具同質性的較大區域,帶動更多人的覺醒。

臺灣的守護環境覺醒過程可供大陸參考。起自日據時代無止境的樟腦、森林掠奪,遞延至國民政府抵臺初期以「祖產」換外匯,是段可歌可泣的過程。臺灣真正走上守護環境的正道,歸功於高層官員、中階專業幕僚學界新聞界的合作,在80年代形成一股社會風氣,感染了臺灣每個人,守護土地纔是正道。此刻大陸鄉鄉鎮鎮的每個人都應挺身而出護衛自己的土地。

這一步,不容易,但大陸的基底沒問題。正在召開的環境新聞年會,多少環境守護者可歌可泣的故事感染與會者;當然,他們只是火苗子,還沒有點燃大陸民衆環境覺醒的火力,但這是正義之火,希望它有燎原之效。環境守護士每個人的責任,人人都是「志願者」,還怕環境守護不力嗎?

臺灣的環境守護是一頁珍貴的經驗,基層的在地守候志工組織(近似大陸志願者組織)、學界、新聞界的合作無間,是每一個經由開發、成長國家都經過的過程;追求經濟成長數字,各開發單位暴衝難免,但是整體的淨利益怎麼盤算,就靠主政者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