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務實面對現狀 累積統一的條件

旺報社評

中共二十大後積極促統,前國臺辦副主任王在希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出「兩岸統一四大好處」,既務實又有善意,但未引起臺灣社會太多關注,反倒是2個月前美國富豪馬斯克拋出「臺灣特區說」,卻掀起很大的波瀾,臺灣社會對統一問題的態度需要探究。

臺灣社會希望維持現狀

王在希是退休官員,談「統一好處」並不意味官方很快就會端出完整的「統一方案」,但中共二十大閉幕後,多場涉臺研討會都以「統一後」爲主題,透露習近平第三任期北京對推進兩岸統一的急迫感。畢竟,距離2019年1月習近平拋出「兩制臺灣方案」、「兩岸民主協商」將近4年,疫情下的兩岸關係不進反退,未來大陸促統壓力只增不減、促統動作也會愈來愈大。

王在希稱「統一後臺灣有四大好處」,包括長治久安、軍費可用於改善民生、經濟發展空間更大、以「中國人」身分參與國際活動,基本是依照今年8月第3份《對臺白皮書》的精神展開。不過,政策論述是一回事,能否說服民衆卻是另一回事,如何將枯燥、制式的官方語言變得「接地氣」,讓臺灣民衆有感、有興趣、能接受,依然是幾十年來大陸對臺政策未能突破的老問題,如何理解和迴應臺灣社會希望「維持現狀」的心態,更未見思考。

「現狀」是一種舒適圈,人們喜歡生活在舒適圈,抗拒改變。「現狀」即使不完美,某些地方甚至令人生厭,但習以爲常。臺灣無論藍綠白,儘管意識形態、國家認同不同,「維持現狀」卻是最大公約數。大陸促統等於要人們放棄「現狀」,去面對不可知的風險,何其困難。促統要先讓臺灣民衆認知、確信統一比「維持現狀」更好,纔會願意走出舒適區。

大陸促統最典型的論述是「責任論」與「歷史論」。談及如何說服、吸引臺灣民衆願意統一,往往搬出民族大義或大陸法律條文,用「責任」或「義務」提醒臺灣社會,不可「漫天要價」或「無故拖延」。就在王在希提出「統一的四大好處」同個場合,另一位大陸資深臺研專家周志懷說,「統一不是菜市場買菜不能討價還價,不能說有好處我們就統一,沒有好處就不統一」,頗有幾分「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意味。

代價最小的統一路徑

這又回到一個老問題:大陸所堅持的和平統一,真正意涵爲何?不可否認,武統針對臺獨和「外部勢力干涉」,對臺動武是最後不得已、也是代價最大的選項,對臺灣而言是一種「被征服的統一」,沒有人願意見到。如何避免走到武統的民族悲劇,兩岸其實都有責任,都需要把如何避免武統放在心中,落實到政策當中。

另一種統一模式是「強制性統一」,大陸許多學者做過相關研究與論述,用臺灣的語言就是「被統一」,即使未動武,卻使用了強制性的手段,就不是心靈契合的統一。

和平統一意味共議統一,和平統一理念下的「促統」,應該是兩岸共同促進統一、或者共同促成有利於統一的積極因素,也就不存在「被統」的問題。

大陸若能拿出比「現狀」更好的統一方案,愈能讓臺灣社會有感,距離和平統一就愈近。臺灣民衆面對任何統一方案時,必然會思考:會有什麼「代價」?這是比有何「好處」更優先思考的問題,也是過去幾十年臺灣「拒統」或「懼統」心態的根源。臺灣擁有自己珍視的憲政制度、社會價值,雖不完美、但已習慣。大陸不妨換一個角度,從「代價最小」向臺灣民衆論述「好處最大」,而「現狀」平穩過渡,恰是「代價最小」的統一路徑。

中國式現代化不能缺臺灣這一角,堅持中華民族立場的臺灣人,期盼兩岸以和平方式解決政治分歧,共同建立統一、民主、均富的中國。大陸若能在「臺灣現狀」的基礎上,積累、漸進式提出更務實的統一方案,在發展中建立、鞏固彼此的互信,就會有愈來愈多的臺灣民衆,從抗拒、逃避統一,轉而務實面對統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