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兄弟登山 探索中華民族百年目標

社評

中國共產黨風光慶祝創黨百年,這個迫使中國國民黨離開大陸、苟存於臺灣政黨,治理大陸70年,讓中國脫胎換骨成爲一個具全球影響力大國。無論臺灣願不願意接受,中共的存在與強大是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這不僅與臺灣的命運緊密相連,也對東亞政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站在臺灣的角度,也站在中華民族的角度,對中共百年曆程及未來前景的觀察,需要同胞情和同理心。

臺灣以學習的眼光看大陸

臺灣主流與西方國家對中共一黨體制有不同的看法,但正如中共提出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不應輕易否定中共探索中華民族現代化道路的努力與貢獻。中華民族對現代化的苦苦追求,植根於滿清後期被列強侵佔、掠奪的切膚之痛,進而產生了中國知識分子對「以英美爲師」、「以俄爲師」或「以日爲師」的爭論,這纔有後來不同的現代化道路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看,由中國國民黨創立、中共亦曾參與、並在臺灣實現自由民主和政黨輪替的中華民國體制,與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大陸逐步建立、在1979年後實現經濟起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都是中華民族追求現代化百年目標「兄弟登山」式的探索過程。互有競爭乃至鬥爭、對抗,但不可避免也有交流、互鑑、學習與合作,這是隔海分治以來兩岸關係本質特徵

中共領導的中國大陸,沒有政黨輪替、沒有自由直選、沒有公民社會,在歐美視角中是「威權體制」,但憑藉過去70年的試錯、4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10年來在環保、扶貧、反腐以及抗疫過程中顯露出自我糾偏、自我修復、緊急動員能力韌性,讓人看到了這個體制的另一面:持續而強大的治理效能。中共強調「穩定壓倒一切」,並非基於國家暴力機器的強壓式統治、或血腥殘酷的軍政府式獨裁,而是在保留一定社會活動、民營經濟、輿論空間之上又維持一元化政治秩序的「動態穩定」運轉結構。

中國大陸體制的治理效能,恰好是包括臺灣在內的自由民主體制所欠缺。從英國光榮革命開始,建立在自由經濟之上的代議制選舉制在西方社會通行,並且成爲一套有300多年底蘊,並能造就工業革命與長期經濟繁榮、30年前擊垮蘇聯贏得冷戰的成功模式,因而一度被學者視爲「歷史的終結」,成爲所有後進國家學習、模仿的優越典範。但過去20年來,當網路全球化時代與金融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民主國家能力衰退、政治惡鬥、民粹氾濫、財政不堪重負的問題愈演愈烈。

大陸以借鑑的眼光看臺灣

臺灣在短短30年時間完成了西方百年民主化歷程,既得益於「寧靜革命」的順遂而免於威權解體的動盪,亦享有西方口中華人民主燈塔」的美譽。直至今日,2300萬臺灣人民的絕大多數人都普遍習慣於這種自由、開放、多元的政治制度與社會環境,即便認爲政黨體制或五權政府架構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幾乎所有人都格外珍惜現有的自由民主,也沒有人願意退回兩蔣時期的威權體制。

臺灣人民日益珍視和維護的價值,在大陸走過的彎路教訓對照下,顯得更加深刻,這是兩岸心理距離最難以跨越的部分,也是大陸最需要說服臺灣民衆的部分。中共治下大陸的治理效能固然令人刮目相看,但這能否走出政權嬗遞的週期規律,能否和西方民主政治同樣成爲具有百年積澱的永續模式,坦白講還需要下一個100年的時間證明。

中華民國體制在臺灣的探索、演變、進化,應該被視爲中華民族現代化道路的一部分。當臺灣的政治現代化之路,也遇上西方全球化時代出現的治理退化、政黨惡鬥和民粹問題時,是否應以謙虛和理解的心態去看待大陸的治理優勢?並且努力從中學習、借鑑,讓臺灣自己的自由民主體制更加高效、更加團結?現代化之路本來就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也不會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的任務,兩岸的現代化之路看似平行,但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讓人民更幸福、更有尊嚴、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臺灣以謙卑、學習的眼光看大陸,大陸以包容、借鑑的眼光看臺灣,這纔是從中華民族現代化的高度理解中共百年對兩岸關係意義的應有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