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中國品牌崛起的成功密鑰

旺報社評

隨着大陸經濟發展與消費者心態成熟,「中國品牌」崛起成爲新趨勢,今年大陸雙十一購物節,「中國品牌」已成爲購物車裡的主角。波司登羽絨服、安踏運動鞋、小米手機、珀萊雅化妝品等「國貨」漸漸取代國際品牌,成爲消費者最愛。大陸品牌從模仿、追隨,某種程度已引領全球創新趨勢,中國品牌崛起的背後,可看到大陸製造業謀求轉型升級,積極順應消費市場變化,創新銷售模式的發展過程。

轉型升級 抓住市場需求

首先是外在壓力逼迫企業轉型升級。早在20多年前,大陸就已經是世界許多知名品牌的代工地,具備完整的製造能力,品質也無可挑剔,卻只能位居價值鏈底端賺辛苦錢。但隨着人力、土地等生產成本攀升,低端製造業優勢漸失,企業被迫轉型升級,不再打價格戰,而謀求技術創新及品牌打造。

2014年,大陸官方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在政府的引導和市場的推動下,企業積極挖掘品牌文化內涵,「中國品牌」逐漸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與追捧。

「網紅小家電」品牌北鼎,過去主要爲美國惠而浦、英國Morphy、澳洲Breville等國際品牌提供小家電代工服務,如今以更符合大陸年輕人審美觀、更符合現代大陸人生活習慣爲切入,推出馬卡龍色系的養生壺、電蒸鍋、空氣炸鍋等產品,成爲大陸高端小家電品牌的代表。「迪卡儂代工廠」牧高笛,借大陸疫情之後「戶外露營消費熱」,成爲成長最快的露營用品品牌。

其次,能敏銳大陸市場消費升級與市場需求的趨勢。10年前,大陸電商交易平臺淘寶網上最熱門的兩類產品,分別是海外代購貨和國際大牌大陸代工廠的尾貨,背後是當時大陸供需兩端的嚴重失衡。

當時大陸消費力不斷提升,但供給端還沒有及時抓到到市場需求,日本智能馬桶、美國iPad是當時大陸消費者的不二選擇,近年大陸企業敏銳捕捉並填補市場空白,甚至改良、研發出更適合大陸市場的產品,使「國貨」在多個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此外,大陸品牌善於捕捉社會情緒下的市場需求。安踏運動鞋在外觀上運用國風元素,迎合了年輕消費者近年來的「國潮」審美。波司登則注重藉助重大事件來進行品牌塑造,如贊助北京冬奧會、品牌與中國航天聯名等,都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與好感度。

創新行銷 兩岸共同發展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進口貨在大陸是高端產品的代表,消費者形成國際品牌優於國貨的認知,近年來大陸消費重新認識國貨的價值,波司登代替Canada Goose,安踏代替Nike、Adidas,鍾薛高代替Haagen Dazs,成爲大陸消費者心目中新的時尚代表。

數位經濟的發展,催生出新行業和新銷售模式,也加速了新品牌進入消費領域的速度。直播電商等基於網路的新興銷售方式,在大陸十分流行。與傳統銷售模式不同,直播電商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品牌形象與認知度,今年「雙十一」,透過直播電商進行的交易額爲18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6.1%。直播電商已成爲中國品牌快速成長的孵化器,Ubras內衣、花西子美妝等均爲直播電商「一夜帶火」的品牌。

除直播外,社羣媒體行銷、垂直平臺行銷等數位化行銷方式,均已重塑品牌成長路徑。由此可見,懂得借勢消費市場升級,關注文化及社會情緒,創新行銷方式,是中國品牌崛起的成功密鑰。

從近年在大陸市場上較爲成功的臺灣品牌,也可印證此一趨勢。BenQ明基的投影儀與智能鋼琴燈都察覺大陸城市家庭消費升級,並能成功運用社羣媒體進行精準數位化行銷;張君雅小妹妹零食敏銳捕捉到大陸年輕消費者渴望輕鬆、有趣、療愈的社會情緒;捷安特自行車藉大陸「騎行戶外消費熱」風尚而再次成爲當紅炸子雞。如何樹立品牌,如何深耕大陸市場,兩岸產業界有極大的探索與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