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宇被「解龜」了? 古代罷官原來這樣稱呼

▲西晉劉弘墓出土的龜紐造型鎮南將軍金印。(圖/翻攝百度百科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王浩宇罷免案16日通過,成爲臺灣首位被罷免的六都議員。在古代,民衆可不能隨意罷免官員,不過,由於皇權過大,不少人對朝廷不滿而罷官求去,稱爲「解龜」。這裡所指的龜,是指官員們佩戴的「龜印」,也就是官祿的「身分證」,官印上爲烏龜形狀而得名。

玄武傳說中爲北方的守護神。(圖/翻攝百度百科)

解龜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詩,「恭承古人意,促裝返柴荊。牽絲元興,解龜在景平。」爲謝靈運在任永嘉太守滿一年後,離開時所寫,詩中的解龜就是罷官的意思

烏龜自上古時期便被視爲吉祥、富貴及長壽的象徵。相傳大禹治水時,洛水中有隻靈龜馱着《洛書》而出,大禹因而作成《洪範九疇》,由於《洛書》爲陰陽五行術數之源,因此,龜也被視爲一種神秘的象徵。

到了漢朝,烏龜被視爲權威榮耀祥瑞之兆。象徵皇權的鼎上鑄有龜紋,稱爲「龜鼎」,寓意天子龜同壽。《史記龜策列傳》記載,「龜者天下之寶也,先得此龜爲天子。」此外,漢代官印上的印紐都雕成龜形,稱爲「龜紐」,是官祿的標幟。龜紐之印因而被用來代稱爲官印。古文註釋提到,「解龜,謂解去所佩龜印也。」因此,罷官又稱爲「解龜」。

武則天武姓與「玄武」相同,遂改魚符魚袋龜符龜袋。(圖/翻攝百度百科)

古代對於朝代更迭,素有五行相剋之說,唐朝滅隋屬水,「玄武」爲龜蛇形貌,是傳說中北方的守護神,也是水神。唐代女皇武則天因其姓和「玄武」的武字相同,元狩元年時,便把官員隨身攜帶的憑證外袋「魚符」、「魚袋」改爲「龜符」及「龜袋」。

唐朝三品以上官員佩有金飾龜袋,稱爲金龜女子嫁入高官門第夫婿便被稱爲「金龜婿」。唐代李商隱《爲有》詩稱,「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此外,唐五品以上官員死後,允許在其墓碑下配有龜形石座,稱作「龜趺」,爲一種生前榮耀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