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談器官捐贈:應改變傳統死後留全屍的觀念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監察院長王建煊(如下圖資料照片)20日中午和媒體茶敘時提到,無論是921大地震,或是四川日本的大地震,臺灣民衆捐款都很踊躍,相比之下,願意捐贈器官的人就很少,他認爲會有這樣的現象,並非國人沒有愛心,只是因爲沒辦法突破死後要留「全屍」的觀念;王建煊呼籲,器官捐贈是人生而在世的最後一次行善機會,必須好好把握。

王建煊指出,死後要留全屍的傳統觀念,會讓人擔心假如捐出眼角膜,下輩子就有可能成爲獨眼龍,類似這樣的想法在許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使得他們寧可身上有用的器官隨着屍體埋起來、爛掉、被蟲給啃光,或是用火燒成灰,也不願意將其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目前全臺灣每年有近7000名病患等候器官捐贈,當中5300多人需要接受腎臟移植手術,但這並不包含5萬的洗腎病患;王建煊說,雖然如此,但每年只有200多個捐腎案例病人想要等到一個腎根本是遙遙無期。

身爲虔誠基督教徒的王建煊說,聖經裡記載,人的生命其實是將無形的一口氣,放進由塵土所造的軀殼內,當人斷了氣,靈魂離開了肉體之後,裝着靈魂的肉體就沒有用了;王建煊認爲,既然這個臭皮囊已經沒有用處,如果它還有一些堪用的東西能延續他人生命,那把其捐出救人,何樂而不爲呢?

器官捐贈同意卡編號爲000150的王建煊表示,他很欣慰自己在社會上剛發起器官捐贈活動時候,就已決定要將器官捐出;幾年前,他跟妻子又分別簽訂大體捐贈同意書陽明大學醫學院,往生之後,他們的遺體就會提供給醫學院的學生解剖。

王建煊很誠懇地希望民衆可以共同將觀念改變,簽下器官捐贈同意卡,幫助一些痛苦無助的病患,因爲這是人活在世界上,最後一次做善事、獻出愛心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