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花怎先幫臺積電找水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打開水利署網站,全臺21座主要水庫有17座蓄水量已經低於5成,其中6座低於20%,中部最大的德基水庫蓄水量不到6%。看老天爺臉色的治水更難於治電。

2020年的降雨量1519毫米,過去的年均雨量則是2207毫米。氣候變遷下,每年的降雨極端多或極端少的現象交互出現,政府卻仍然緊抓傳統的治水思維,也就是增擴建水庫作爲最後的救命稻草,看似有在做事,實際上是對永續發展極度有害的瞎忙。

從1930年日本人修成烏山頭水庫以來,全臺灣已經建造280餘座大小水庫(現役約90餘座),現在山區已經到了沒有地方蓋水庫的情況,不但用光後代子孫的蓄水空間,更是耗費大量經費清淤。然而這種集中式水利工程早已被證明無法因應氣候變遷的極端氣候,對乾旱與洪水的抵禦能力都非常差,同時還會破壞生態,工程破壞地層,威脅鄰近社區生命安全

此外,臺灣的流域已經生病,沒有健康的流域就沒有永續的水資源可言。水庫破壞了流域上游的健康,而不斷加高的堤防、截彎取直或大幅減縮的河道雖然讓洪泛區被馴化成爲「河岸第一排」的建築用地,卻也讓河川的蓄水功能變差雨水更加快速流入海洋,這些都是在浪費雨水,可以說臺灣缺水窘境更多是人爲造成的結果。

治水是百年事業,100年前人定勝天概念下的水泥化水利工程已經證明無法因應時代環境的變化,然而當今政府一面高喊氣候變遷之狼來襲,一面卻持續「明知不可爲」的治水方式,令人困惑且爲後代擔憂。

缺水問題除了患寡,更患不均。《水利法》明文規定用水優先順序民生農業、工業,怎麼一遇缺水,掌管水利的經濟部長王美花第一時間就開始幫臺積電上天下地的找水,「護國神山」理應是句網路玩笑話,怎麼第一個被洗腦的就是經濟部長?事實上,負責任且講求永續的企業,應該提早部署,提早對自己的用水負責。

農業向來被點名爲最大用水戶,但從農業用水來源以河川爲主、可補充地下水,以及灌溉後用水仍可利用等面向來看,用水大戶大帽子加在農民身上顯然不合情理。農委會應加速智慧灌溉(水閘)的進程,提高農業用水效率,並恢復灌溉蓄水的傳統,減少對公共供水的依賴。

最後是民生用水,六都人口超過1600萬,全臺灣7成的人口集中於都會地區,因此城市自身的水適應能力相當重要,包括用鼓勵方式強化建築物的雨水儲留功能、道路的海綿舖面設計、都市綠化面積增加、開放被覆蓋的河道、增闢或保留溼地等,都有助於城市蓄水、降溫,同時提高居住品質

百年來臺灣的環境已然驟變,國家治水不能再因循殖民時代的思維,以水庫爲因應,漠視正義,而是爲臺灣思考於氣候變遷下,下個100年不再爲水而苦的韌性水方案。(作者謝英士爲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高思齊爲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