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凡/《鬼滅之刃》看見遭創傷侵蝕後扭曲的人格

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的《鬼滅之刃》,一直是青少年或動漫迷的熱門話題,漫迷甚至以「神作」來形容,最近拜NETFLIX上架機緣,我也跟着追劇、追漫畫,追到廢寢忘食,看完大結局才心滿意足地迴歸正常生活

《鬼滅之刃》故事主線很單純,主角一家被鬼王滅門,只留存一個被轉化爲鬼的妹妹,爲讓妹妹變回人類,主角加入鬼殺隊,帶着妹妹邊殺鬼、邊尋找治療方法

這樣一出冒險殺鬼動作劇爲何能吸引我,讓我特別關注呢?劇裡運用大量回憶畫面,鋪設出各角色的背景,顛覆一般非黑即白的設定,無法單純用善惡去看待每個人物。作者細膩的呈現每個食人鬼過往在家庭人生際遇遭受的挫折、創傷,引領觀衆爬梳他們的傷痛,讓人理解在創傷侵蝕下,會如何扭曲人的性格與行爲。也因此,看着《鬼滅之刃》時,我一直覺得在看動漫版的「童年逆境經驗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簡稱ACE)。

童年逆境經驗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童年逆境經驗研究」起始於1980年美國一位減肥門診醫師爲找出減重複胖病患失敗原因,他做了很多調查與研究,某次與復胖女性病患會談時,他口誤將「幾歲開始有性行爲?」問題,問成「開始有性行爲時,妳體重多重?」,得到「40磅」(18公斤)的答案,追問下去,發覺這位女病患第一次性行爲時是4歲,對象則是她的父親

此次因口誤問出病患童年受暴經歷醫界纔開始留意兒時受虐經歷對成人健康的影響,進而研究出「兒童期不良經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s)問卷,包含被照顧者:1.羞辱怒罵;2.施以肢體暴力;3.性騷擾或性侵害;4.情感或情緒上的忽略;5.生理上的疏忽照顧;6.棄養或父母離異;7.目睹母親家暴;8.與藥酒癮者同住;9.與精神疾患者或試圖自殺者同住;10.家人入獄等情形。

▲兒童期遭遇較多逆境創傷,成年後罹患疾病或有藥酒癮,甚至自殺的機率,將高於未曾受創傷者。(圖/視覺中國)

經過調查研究,科學家發現若經歷4種以上ACEs經驗的人,86%會有肥胖、退縮、憂鬱或自殺傾向等危害健康的問題。這讓世人理解,兒童期遭遇較多逆境創傷的人,長大成年後罹患疾病或有藥酒癮,甚至自殺的機率,將高於未曾受創傷或受創傷經驗較少者

行爲偏差者恐有童年受創經驗

童年曾受創傷者,除了生理、心理健康會受影響外,因長期承受負面情緒與壓力,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或對立反抗的行爲。他們情緒常處於緊繃,容易過度解讀他人的言語或動作,例如別人不經意的眼神,卻誤以爲是對他挑釁或貶損,馬上回以強烈反應,進而引發衝突。

這樣的孩子學校常會惹出麻煩,成爲老師、同儕眼中的「問題人物」,倘若一直沒有人能看到他的傷,去理解他、接納他、協助他,反而持續把「問題」、「偏差」的標籤貼在他身上,時日一久,外顯的行爲問題只會越發嚴重。他在羣體中也會感到格格不入,逃學、逃家、在外結交不良友伴,最後出事被移送法院,這也是常見的觸法少年養成路徑。

在法院工作場域,我見過被父親亂倫或網友誘騙性侵的逃家少女、遭受家暴逃家而習慣不羈生活的街童、目睹母親被家暴或上吊自殺的自殘少年、被沉迷線上遊戲媽媽忽略餵養的社福安置少年、被關在家裡當動物豢養的智能障礙少年、在家協助照顧思覺失調症家人及與吸毒親屬共居的暴衝少年、被母親遺棄因缺愛而吸毒喝酒經常斷片的少女……。當深入瞭解他們的遭遇與承受的壓力後,心中總會感到萬般不捨,可以理解他們走到觸法非行的無奈。着手輔導時,卻是困難重重,其積存已久的創傷,讓行爲惡化難解,常超出輔導者或相關行政資源應變能力,輔導措施常趕不及孩子的行爲變化。當他一再觸法、傷人傷己,無計可施下,往往只剩資源更貧瘠的矯正學校可以選擇。

創傷知情訓練:學習理解孩子脫序行爲

要怎麼避免走向無奈的選擇呢?我認爲,除了及早發現孩子的創傷、及早介入協助外,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畢竟越晚處理,傷害越深,也越難復原。因此,與孩子最接近的專業人員,例如學校教師社工、輔導人員、法院調查保護官,都該接受「創傷知情」訓練,培養敏銳辨識能力,學習以理解而非譴責的態度面對孩子情緒與脫序行爲。

而在《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司法強制手段不再介入處理偏差行爲兒童的變革之後,更該優先對國小教師進行全面培訓,如能在國小階段就能發覺孩子的創傷,及早啓動教育輔導、社會福利、醫療衛生、家庭處遇等資源,共同協助孩子,遏止傷害,營造出一個安全與體諒的環境,讓孩子慢慢癒合復原。

談及此,如果我引起你對「童年逆境經驗研究」的興趣,或許你可以先觀賞《鬼滅之刃》,若能從劇中覺察到每個強大惡鬼背後因爲曾經受傷而帶來的脆弱,那代表你已經朝向成爲「創傷知情者」邁出第一步,接續可以延伸閱讀《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兩本書,希望大家都願意吸收相關知能,只要願意理解,相信各位必能成爲幫助受傷孩子們恢復健康人生的重要關鍵者。

好文推薦

王以凡/治療代替監禁 社區家園讓精障者活得像人

王以凡/【二二八館長適任嗎】觸法兒少前科的被遺忘權

王以凡/【少事法修正】司法與行政攜手拉孩子一把

●王以凡,桃園地方法院調查保護室主任調查保護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