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兩年裡,只有臺灣記得我們!」 衣索比亞的戰後重建路

毀壞的課桌椅躺在校園一角,靜靜訴說着烽火無情。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2020年底,正當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之際,衣索比亞政府軍與反政府軍於提格雷(Tigray)地區爆發內戰,至2022年底始締結停火協議,兩年來估計高達60萬人在衝突中喪生,聯合國調查報告直指,參戰各方皆犯下程度不等的戰爭罪,包括屠殺平民、破壞村莊、濫用酷刑、性侵、人造飢餓、強迫遷徙等種種危害人權的暴行。

「戰爭時我們遭遇圍城、斷水斷電,水井、醫療設施、農田都被蓄意破壞。」世界展望會英德達(Enderta)計劃區主任莎芙(Zafu Gebrehiwet)回憶,軍隊佔領學校作爲據點,焚燒課桌椅煮飯、取暖,展望會辦公室也難以倖免,電腦、汽車被掠奪一空,「2021整年我們都無法耕種,許多婦女在戰亂中被強暴。」

位於提格雷的英德達社區,在臺灣資助人支持下自2013年起建設發展,原本預計2028年完成轉型、邁向自立。無情的戰火摧毀努力了一半的成果,卻澆不熄居民守護家園的決心。即使公務員、學校老師、衛生站人員等工作在戰時中止支薪,但所有人仍堅持去上班,在非常時期想方設法維持社會基本運作。

「沒電、斷訊,我們就用小發電機辦公,和各地約好通話時間後,再使用3支衛星電話聯繫;少了車子,我們串連志工步行執行方案,關心兒童及家庭狀況。」

留在學校內的廢棄坦克車,剝奪了孩子們理應這這裡學習、遊戲的兩個學年。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莎芙表示,由於遭軍方封鎖,藥品、物資、現金都只能靠每週一班的人道援助專機運送進來,很感謝臺灣資助人在過去兩年間,沒有因爲兒童信件、卡片被迫中斷而放棄資助,讓他們有資源進行人道救助,包括髮放藥品、醫療包、民生用品、種子等,持續關懷受戰亂影響的兒童及婦女。令人慶幸的是,雖然房屋與農田毀損、穀物及財產被洗劫,但4,284名資助兒童都在衝突中安然無恙,甚至能持續接受教育。

「展望會長期在英德達社區辦理定點定時的兒童閱讀社團,戰時考量人員移動安全,改在35個適合的家庭成立社區閱讀點,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合作,提供收音機、教材,進行遠距教學。」莎芙指出,過去打下的基礎使居民在戰亂中發揮應變韌力,像是受過訓練的社區志工團隊、兒童保護方案所培力的女孩及婦女團體,都成爲戰時互助關懷網絡及戰後「婦女關顧中心」的生力軍。

社區志工團隊與臺灣世界展望會事工管理師程敏淑(左二)分享衝突時他們如何運作及面臨的挑戰。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陽光下,壓傷的蘆葦不折斷

如今,來到已修復的社區健康中心,沿着一旁隱密小路走進去,可直達展望會爲戰時遭性暴力對待的婦女所成立的「婦女關顧中心」。由於性暴力受害者在當地常受歧視,這裡只允許女性出入,確保婦女能安心說出遭遇、獲得保密,接受專業的個別諮商或團體諮商治療。展望會也提供製作肥皂等生計技能訓練活動,透過各種心理社會支持(psycho-social support)陪伴婦女們走過創傷,有能力邁向未來。

「你就像那升起的太陽,溫暖照耀着我們……」婦女們在關顧中心交到朋友、譜寫歌曲,逐漸重拾笑容。莎芙表示,當英德達遭遇長期封鎖、陷入困頓時,他們感到有如被全世界遺忘了,「只有臺灣還記得我們,臺灣不間斷的關心就像那照耀我們的太陽。」

太陽照耀的大地,總有欣欣向榮的風景。九成以農業爲生的英德達成年居民,每年當中都會貢獻一個月份的公共勞力,爲社區農田整地、進行水土保持,大家修復灌溉系統,以展望會提供的種子積極復耕。即使校園內還留有坦克車和地雷,教室沒了屋頂、窗戶破裂,孩子們依舊在整理好的學校陸續復學,使用展望會與聯合國合作提供的「濃縮式教材」加快學習腳步。今年三月,展望會以一個月時間爲村莊及學校建造兩口新水井,讓居民不用再天天長途跋涉4公里取水。

展望會過去在英德達興建的社區供水點在戰火中毀損。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新落成的社區取水點解決居民無干淨飲用水源之苦。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戰爭破壞的範圍太大,現在每一枝筆、每一張課桌椅都彌足珍貴,而臺灣支持提供的每一袋種子、每隻牛羊和雞,更是人們重建生活的希望!」莎芙說。無論硬體上、心理上,提格雷的戰後重建工作千頭萬緒,包括掃雷、修建設施、平復創傷、在社區推動性別平權倡議及和平建造工作……,但帶着臺灣資助人的祝福,英德達社區居民已經挺過最壞的時刻,勇敢在重建路上向陽前進。

英德達計劃區已於今年四月恢復兒童通信服務,孩子們將能在今年向掛念他們的資助人報平安。展望會持續透過教育、健康、水資源暨衛生、生計與營養整合、永續性發展等方案,陪伴英德達社區重建未來,邀請更多人一起爲英德達計劃區的重建路加油!資助英德達兒童

瞭解更多,請上臺灣世界展望會官網。

每塊黑板、每樣學用品,都是當地孩子戰後迫切的需要。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每一張新的課桌椅,都代表着孩子復學學習的希望。 圖/臺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