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意大利的左後衛再次誕生!馬爾蒂尼生日快樂

當你在凌晨3點打開電視機,眼前的奧地利意大利總讓你感覺到有些許違和。說他們是阿爾卑斯山德比吧,卻被安排在溫布利;看隊服顏色吧,老覺得是阿森納國米;仔細看人員名單吧,和奧超沒啥關係,整個就是德甲條頓重甲兵VS意甲的羅馬騎士團

經過這一系列的違和,賽前被預測沒啥懸念的一場比賽被肉眼可見的縮小了差距。然後開場之後你發現這場比賽竟然打出了勢均力敵……好吧,上帝扔了個香蕉皮小組賽最穩定的主帥曼奇尼也在“整活兒”這事兒上滑倒了——他放棄了之前表現出色的洛卡特利,首發了濃眉大眼的維拉蒂。

而奧地利主帥福達,卻把自己曾經跑偏的道路扭轉了回來——

其一,他讓阿拉巴從“自由人速成班”裡退學,重新回到了左邊後衛,激活左路衝擊力

其二,右路擺上一條強硬的原裝德甲組合,壓制小組賽不斷起飛的意大利左路。

其三,奧地利6名中前場球員都採取貼身前頂防守,意大利可以背身拿球,但只要他們想轉身,奧地利人立刻就伐木

而伐木的重點,就放在維拉蒂和若日尼奧身上。

好吧,首發維拉蒂+若日尼奧,曼奇尼大概覺得這2位一個擅長破陣地一個擅長推反擊,一個主打想象力一個負責組織調度。要想對付他們其中一個,奧地利就得派上雙人包夾,如果兩個都在,意大利的進攻就會恣意生長。

然而,事實卻遠遠脫離了他的想象。基耶利尼缺陣、阿切爾比首發本來就讓呆梨左路防守掉了檔次,維拉蒂的小身板和低對抗就成了明顯的軟肋,再加上安東尼-泰勒異常寬鬆的執法尺度,讓萊默爾、施拉格爾、萊納這堆硬貨在意大利左路拿下了7次球權。

而在進攻中,每次球到維拉蒂腳下,他都得一停二看三張望,渾身莫名散發着一股捨我其誰的自信,有幾次我真怕他席地而坐、青梅煮酒,然後跟若日尼奧說“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你見過兩個大腰子都在位置上還明顯腎虧的嗎?意大利就是。

好在,奧地利過多的伐木工造成他們的中場壓式防守過於主動,一旦意大利用長傳穿越封鎖線,奧地利就後防就顯得非常單薄。

於是,兩隊自爆軟肋的踢法給球迷帶來了十分美妙的觀賽體驗,這邊意大利中場讓全世界路過,那邊奧地利防線讓斯皮納佐拉都快打通關了,雙方捏着對手七寸你來我往45分鐘……一個球都沒進。

沒法子,在鋒線上,兩隊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因莫比萊背身拿球含糊、爭搶落點白搭,並不適合走古典中鋒的路子;而阿瑙托維奇是著名的身體比例不協調,當支點腿太短,拼速度個兒太高……所以,兩隊的炊事班軍需處、側翼部隊都幹得不錯,但先鋒軍卻缺乏衝擊力,捏住了對手的七寸卻上不到肌理。

到了半場,本以爲搶太狠的奧地利會隨着體能下降喪失控制力,結果沒成想率先紊亂的卻是呆梨。

其一,意大利每次想把進攻提速成筋斗雲,維拉蒂就會像個唐僧似的嘮叨,堅持使用白龍馬這種系統贈送的默認坐騎。

其二,斯皮納佐拉血漸漸被吸乾,整個下半場就一次突破。

於是,從前到後,意大利節奏全亂。在下半場開場的前20分鐘裡,奧地利的控球率高達65%,博努奇莫名失誤,薩比策折射偏出,然後阿拉巴和阿瑙托維奇來了一回頭球接力,球躍過了多納魯馬的手掌……

那一刻,全世界的意大利球迷都感受到了血液凝固,“大熱必死”、“小組賽之王”、“進球高峰期又一次顯靈”的彈幕自動腦補到眼前,最後的希望都放在了隱身大半場的主裁判安東尼-泰勒身上。2分鐘後,泰勒雙臂取消了進球,意大利球迷從地獄回到了人間,體內的血液又恢復了流淌……

曼奇尼,終於坐不住了。1分鐘後,他換下維拉蒂和巴雷拉,洛卡特利和佩希納上場重新要回中場控制權;17分鐘後,他又用貝洛蒂和基耶薩換下因莫比萊和貝拉爾迪,增加支點和搶點能力。

終於,場上局勢重回均勢,比賽被拖入了加時……

其實,在這一刻起,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倒向板凳更厚的一方。第89分鐘,鮑姆加特已經抽筋。進入加時賽之後,奧地利的體能更是全面崩潰。畢竟,福達手中根本沒有幾個能輪換的人手。畢竟,在前90分鐘裡,奧地利人已經比意大利人多跑了6公里。

這時的奧地利本可以採取抱頭戰略繼續往點球大戰的方向熬時間,然而,他們卻被常規時間的對攻激發了熱血,於是奧地利人選擇繼續對攻。

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說過:“趁我們頭腦發熱,我們要不顧一切。”

奧地利走進了詩意世界,然後……全劇終。

在這裡,我們必須提醒一下那些被意大利新傳控流洗腦的球迷。在綠茵場上,有兩個亙古彌新的基本原理必須要牢記。

A. 加時賽的呆梨纔是呆梨的最高階形態。

B. 你都全線壓上了,呆梨如果還不打你的反擊,那基本屬於辱沒祖宗。

是的,即便人設變了,意大利人還是讓我們感受到傳承的力量。

本場MVP斯皮納佐拉

——15年前的今天,遙遠的東方古國留下了足球解說史上的經典段落,後來的球迷只要提到“偉大的意大利的左後衛”,後面都能自動背誦全文。今天,格羅索法切蒂、卡布里尼又一次靈魂附體,馬爾蒂尼再一次生日快樂。

——25年前的12天前,恩裡克-基耶薩在歐洲盃與捷克的比賽中爲意大利破門,當時費德里科-基耶薩還沒有出生。25年後,小基耶薩對奧地利進球,歐洲盃進球數追平了他老爸。

當第109分鐘迪洛倫佐依然完成了這種千里走單騎的二次元動作時,奧地利再也無力迴天。

右後衛迪洛倫佐最後時刻的80米衝刺,讓皇馬新援阿拉巴“有氣無力”

最終,意大利淘汰奧地利,挺進八強。

回顧本場比賽,奧地利打出了令人尊敬的過程。他們爲後來人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他們撰寫的《關於怎樣攪亂意大利中場》這本書,恐怕會在今後的賽程中廣泛傳播。

而意大利也有巨大收穫,除了晉級之外,他們再次用實踐檢驗了陣容,提前體驗了淘汰賽的高強度,頂住了狂攻九十分鐘不進球的壓力,而且還順便用整活兒的方式完成了一個微小的儀式……

意大利:聽老人們說,冠軍相需要長得有點兒波折?

那我們沒有困難就自己製造些困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