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風箏廣場。(記者張國威攝)
奎文是濰坊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濰坊市的金融中心。身處奎文除了可體驗縱貫中國3000年曆史的風箏文化,還能漫步在擁有濃濃中國風的濰坊植物園及現代風情的白浪河、虞河、漲面河風景區,讓人放鬆愜意,流連忘返。能與稀有動物進行互動式體驗的金寶樂園更是不容錯過。
來到奎文必先前往世界風箏博物館瞭解風箏文化,該館旨在收藏、陳列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設有綜合館、中國館、濰坊館、友誼館等12個展館,在約2000平方公尺的展室內,收藏了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以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2000多件,介紹風箏的分類及創新歷史。
該館講解員榮文文表示,風箏在北方稱鳶、南方稱鷂子。最早的風箏由墨翟製作,花3年時間用木頭根據飛鳥形狀製作,但飛了一天失敗,後將技術傳給魯班,魯班改由竹子製作,成功放飛,因此後世將魯班視爲風箏創始人。
榮文文說,明清時代,當地風箏風氣最盛,龍頭蜈蚣風箏是最大特色,古時候龍在民間不能隨便使用,但爲了普及民間,因此創新出了龍頭蜈蚣身的風箏,最長可達3000公尺。現在奎文是國際風箏聯合會組織總部所在地,每年4月都會在濰坊舉辦世界最大的風箏賽事「國際風箏會」。風箏是濰坊的市標,如今濰坊在市中心建了風箏廣場,用風箏作爲廣場的主題雕塑,讓世界透過風箏瞭解濰坊,並讓濰坊透過風箏走向世界。
濰坊市植物園位於奎文區,始建於2007年,總佔地面積約46萬平方公尺,由觀賞樹木區、水生植物區及岩石園、盆景科普園等四大景區組成。植物園以栽植暖溫帶木本、草本植物爲主,達4000多種,是奎文區聚集植物品種最多的地方。
園內建有風格各異的松柏園、木蘭園、牡丹園、櫻棠園、杏桃園、紅果園、月季園、槭樹園、木樨園、竹園10個植物專類園,是集科研、科普、文化、市民休閒娛樂爲一體的特色植物公園。濰坊市植物園的建成,讓濰坊成爲山東省繼濟南之後,第二個擁有植物園的城區。
虞河是位於山東濰坊境內的河流,縱貫奎文城區南北,向北入渤海,全長80公里,是流經奎文城區的三條河流之一。目前虞河旁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已和沿河兩岸的水景、園林與社區生活、文化藝術融爲一體,形成珍珠項鍊式的歐風城市風景帶,成爲奎文區的特色城市風貌。
想嘗試奎文的美食,就得來到奎文門美食文化街,該街全長約830公尺,以「奎文門」的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爲依託,依照中式仿古外觀改造,並增加文化雕塑、廣場戲臺等建築景觀元素,打造出集濰坊「特色餐飲、休閒娛樂、民俗旅遊」於一體的特色文化商業古街。
其中「朝天鍋」是奎文最具特色的地方名吃。始於清代,類似臺灣的下水湯,將豬頭肉、大腸、豬耳朵等下水汆燙後,包入麪餅食用。古時因露天擺鍋,鍋頂無蓋,所以稱其爲「朝天鍋」,是奎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被稱爲中國式的速食。
此外,來到奎文不可不去的就是大陸國家4A級景區金寶樂園,其擁有自成一體的六大遊覽區:情緣園、綜合娛樂區、動物園、果樹觀光園、金泉寺和風箏年畫大觀園。
金寶樂園中的動物園是奎文區轄內唯一的動物園。園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0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00多隻,其中包括東北虎、非洲獅、棕熊、梅花鹿、駱駝、丹頂鶴、孔雀等多種名貴動物,是遊客認識、觀賞、與動物互動的最佳去處。
園區內的金泉寺,是奎文區弘揚佛法、傳播佛教文化的一方聖地。奎文區金泉寺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奎文地區創建最早的寺院之一。乾隆30年金泉寺得到全面修復,重新修建鐘鼓樓、牌坊等工程,成爲古濰縣各界人士祈求平安、免災避禍的精神依託和佛教聖地。寺內有高達3丈多的釋迦牟尼大佛、世紀銅鐘、鼓樓、放生池、高空索道等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