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老闆找不到他要的「人才」?

洛杉基

最近「人才」這個兩個字屢屢被拿出來討論,受到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到底什麼樣的人,纔是人才? 各家說法莫衷一是。有人說,臺灣到處是人才,只是主政者自己不是人才也不識人才(見南方朔文);也有人說:社會上所缺乏的專業人員,就是人才。

百度百科》對人才的解釋是這樣的:人才(Talent),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專門技能,能夠勝任職位能力要求,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員工。這個說法,是筆者認爲對「人才」這兩字最爲貼切的解釋。

確切一點的說,各級學校畢業學生充其量只是算是投入就業市場的「人力」資源。畢業前如果沒能從學校取得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畢業後也沒能從任職公司學習到職場所需的知識與專門技能,就算不得是個「人才」。

如果是勞力密集產業,像組裝代工業,各個企業主所要找的「直接人員」,大概只是人力而已。只要吃苦耐勞,薪資要求不高,簡單的加以訓練,就足以應付勞力密集產業的人力需求。

勞力密集產業裡的「間接人員」,就需要一些比直接人員要多一些專業知識,應該就可以稱得上是「人才」了。而在技術密集的產業裡,企業主所要找的,更是人才中的人才,也就是上述所說,是人力資源中能力、素質、創意都比較高的員工。

筆者過去在美國中國大陸、臺灣,都有徵聘人才的經驗。因爲國情不同、人才市場的規模不同,而採取過不同的徵聘手法。

美國找人才,如果是大學畢業生,能夠取得具有專業名望的教授的推薦信,顯得十分重要。如果求職者是業界的老鳥,他就必須得提供前主管、前同事的名字與聯繫方式作爲參考(reference)。人事主管便會向這些人求證應徵者的人格素質、品行合羣度與專業能力等,作爲面試的輔佐材料。

在中國大陸找人,一般外商臺商,通常都喜歡在畢業季節到來前,直接到各個重點大學招募應屆畢業生。理由是,畢業生像張白紙,可以塑造成適應公司文化生力軍產業界的老鳥,都已經有點油條,業已養成許多壞習慣。筆者就曾經從各重點大學招募了數十名畢業生,一起送去負責培訓的單位接受軍訓,作爲新員工訓練課程之一。最重要的是,先訓練這些依賴慣了的獨子獨女們,讓他們具有離家獨立生活的勇氣,並培養他們的服從與團隊精神。記得當年面試時,許多大學畢業生都是由父母陪同,並由父母代表與公司招聘人員談條件,讓人搖頭不已。

公司招募這些應屆畢業生前,就已經擬定了一年的培訓計劃(簽約三年)。讓他們可以從完全的外行菜鳥在一年內蛻變爲具有產品設計能力的員工。不能適應公司環境與文化的新員工,會在三個月內淘汰。

臺灣本地公司,除了臺積電、聯發科這類高科技公司較爲願意提供菁英大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就業機會外,一般公司都不太喜歡找大學應屆畢業生;因爲他們不願意花時間金錢培養了一兩年後,眼睜睜看着他們紛紛跳槽到別家公司服務,自己當了幫別公司培訓新員工的傻瓜。有個人事經理還告訴我他一個不愉快的經驗:有次他們大膽地聘用了大學畢業生,沒想到報到第一天中午,這人就藉口出去吃午飯,不告而別了。以後,他們再也不願意冒險嘗試了。

無論中國大陸或臺灣,大學課程的設計,都無法提供足夠的專業訓練讓畢業生可以立刻投入職場,並做出貢獻,也就是所謂的「人才」。通才通識教育,只能當成基礎,並不夠專業。 要成爲人才,就得找到第一家公司願意用你、培養你,讓你從一個只懂課本理論生手,成爲可以實際動手做的熟手。

臺灣的技術職業學校,照理說教育學生的職業技能要多於理論,應該可以直接進入職場成爲人才纔是,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筆者應某個私立高職的邀請,評鑑他們所開的數位邏輯及實習課,是否合乎一般公司的需要。經過一學期的觀察,發現一般半工半讀的學生,在建教合作工廠的工作內容,與學校的實習課完全搭不上邊。很多在打工之餘,對理論完全沒有興趣,有些甚至連英文的A到Z字母都念不完整。不知道他們畢業後,是否可以成爲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我實在很爲他們感到憂心。

現在臺灣職校開始仿效德國的所謂雙軌制,讓他們可以完成學位與技術執照。立意雖然良好,但是他們畢業後,是否真的可以成爲各企業需要的人才?教育機關不知道有沒有做更進一步的追蹤與改進?

筆者所顧問的某家上市公司,需要徵聘好幾位韌體工程師。已經過了半年了,始終找不到他們要的人才 --- 一個都沒有!臺灣失業率屢屢創新高,而企業要招聘他們要的人才卻如同大海撈針,這兩者之間的嚴重失衡,到底說明了什麼?

臺灣如果到處都是人才,那麼請告訴,這些人才在哪裡?

人才,不能只是訓練有素的狗

從臺灣到舊金山 再從矽谷到上海--我的競爭力之路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專業經理人。簡介表示,他出生於臺灣北部漁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國、中國,現長住臺北市。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