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勒布朗超越喬丹可能已經不現實了

在勒布朗-詹姆斯34歲那天,ESPN放送了早就錄製好的新一集《不止一個運動員》,勒布朗在節目中宣稱:“在騎士奪得總冠軍,讓我成爲了史上最偉大球員。”

他這句話引來無數媒體轉載,雖然算不上齊聲附和,但基本上,美國主流輿論肯定了他“坐二望一”的地位。畢竟,ESPN早就認爲勒布朗的綜合影響力其實已經不亞於喬丹了。

這些年,勒布朗陣營放出的敘事方向,強調的也是勒布朗在場下的商業影響力和社會貢獻:他創辦了一家公立學校,一家媒體公司,一家影視公司,有無數成功的投資,甚至還是利物浦的小老闆。

這些成就對於一位出身社會底層黑人來說實在太過勵志,某種程度上,很多人也希望他能坐穩GOAT的位置,成爲新時代體育榜樣。

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只要他也能像喬丹一樣,把NBA的商業增長繼續往上推,那GOAT可能真就要易主了(在這方面完成超越並不是容易的事:在喬丹沒奪冠的時候,聯盟40%的商品銷售就已經被公牛佔據;而他還迫使耐克看待自己的眼光從“商品”變成了“合夥人”)。

但在多災多難的2020年已經過去了大半的今天,距離勒布朗的36歲生日已經不遠,再回溯他那句超越喬丹的豪言會突然發現,或許,這個時代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終其一生可能也無法完成這個目標了。

正如喬丹的偉大有相當一部分是時代造就的,勒布朗的偉大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被如今這個時代消解。

* * * *

這兩年,NBA收視率下滑的問題逐漸被擺上了檯面

蕭華在接受各種採訪時經常需要對這個尷尬的現實做出迴應,而他自然準備好了合理的說辭,比如在2019年季後賽期間,他感慨勒布朗轉會湖人,給整個東部收視率帶來的巨大打擊。“全國50%的電視受衆都在東海岸。”他說。

當時,聯盟最能帶動收視率的球隊勇士和湖人,但他們在西海岸打比賽的時候,大部分美國都已經沉睡。蕭華的解釋有一定道理

但當今年NBA成功於奧蘭多迪士尼世界複賽之後,比賽收視率也並沒有像預料那樣激增,反而比3月之前還要低迷。

有人說是因爲夏季收視率本來就不如春季;有人說是因爲賽程過於密集打散了受衆流量;還有人說是因爲NBA摻合抗議活動引來了一些受衆的反感。

但不管是太平洋時區因素,還是季節、疫情、抗議、政治等等因素,其實都流於表面,沒辦法解釋一個更嚴峻的現實——相較於2011-12賽季(同樣因停擺縮水),NBA如今在ABC電視臺(其首席合作轉播商)的平均收視率已經下滑了45%之多。

在2011-12賽季,ABC的全國直播比賽平均受衆數爲542萬;而現在,這個數字是295萬,當年ABC收視最低的比賽還要低(那場比賽是在賽季末下午1點進行的雷霆對公牛的比賽,羅斯休戰)。

八年時間,NBA在全國直播黃金場損失了近一半觀衆。巧合的是,那是勒布朗奪得第一個總冠軍的時候,也是他連續八年帶隊總決賽的開端(具體來講是第二年)。

這八年中,收視下滑被NBA其他方面的增長所掩蓋,尤其是NBA與ABC電視臺在2014年簽下了9年價值240億美元的新轉播協議,成爲聯盟最重要的營收渠道,也極大推動了商業價值的飆升,讓球員工資水漲船高。

而就在上賽季,NBA才收穫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整體上座率,大部分主場球館都可以做到滿負荷運載,門票收入極爲可觀;就算收視率下降了,蕭華還可以強調比賽和球星社交媒體上的熱度,這照樣是極具商業價值的資源。

相較於不斷因腦震盪、球員反抗、家庭暴力、裁判執法等問題陷入爭議的NFL總裁羅傑-古德爾,以及總因聯賽商業模式和無法觸及年輕受衆羣體而遭受質疑的MLB總裁羅伯-曼弗雷德,曾在喬丹1998年退役後負責過NBA聯賽運營(當時數據自然沒法看)的蕭華還算幸運。

但沒想到,一條推特、一場疫情和兩起槍擊事件,就將NBA的隱患全部放大,以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絡上洋洋得意地單方面炫耀自己對NBA的勝利,稱他們這一“政治機構”,現在已經不受美國人民歡迎了。

收視率和認同度下滑,再加上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讓NBA面臨自喬丹時代以來就再也沒見過的商業困境,而這會給蕭華以及勒布朗的個人履歷帶來多大影響,就看他們能否幫NBA從低迷中走出來了。

* * * *

勒布朗轉會湖人已被公認是商業大於籃球的決定,而在洛杉磯的兩年,他成了NBA實際意義上的發言人,在Twitter和Instagram上的粉絲之和接近1.2億。

莫雷事件讓正在中國準備季前賽的湖人和籃網充滿困惑和焦慮,也是勒布朗站出來穩定軍心,讓球員有了主心骨,拒絕了蕭華提出的要球員發聲支持莫雷言論自由的要求,安穩打完了比賽。

即便勒布朗的表態成了遞給美國保守派政客攻擊他和NBA的刀子,但他也的確因此得到了很多球員的欽佩和信任。

但過去幾年對政治的頻繁參與,讓勒布朗如今越來越多被置於“怎麼看都是輸”的處境中。對從來不願意跟隊友公開鬧翻、有“消極攻擊大師”之稱的他來說,這想必不是什麼愉快的體驗。

最好的例子,就是此前雄鹿突然抵制季後賽之後造成的混亂,勒布朗不支持雄鹿的抗議,再次讓他成爲被攻擊的對象,哪怕勒布朗在球員會議上提出“有計劃抗議”的要求並非沒有道理。

但NBA現在的情況是,哪怕勒布朗喊的並不是真正激進的口號,但他在社交媒體上的悲憤姿態,已經讓(大多數從未投過票的)球員在黑人平權問題上激進化了。他們之中有誰會被輕輕推一把,已經不是勒布朗能夠控制的了。

曾在ESPN出名的體育評論人傑森-惠特洛克就質問道:“勒布朗現在可以替所有黑人講話嗎?一個年薪6萬美元的警察真的是美國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這個體制、這些司法系統和監獄工業綜合體的締造者,是那些勒布朗拼命想讓你們投票選舉的政客。”

如今的勒布朗,在爲自己累積政治聲望的同時,也(帶着整個NBA一起)一次次成爲政客的靶子

球場上,因爲疫情,NBA下賽季可能也很難讓觀衆進場,這對於一些依賴門票收入的小球市球隊來說將是雪上加霜的打擊。

而已經被很多網友公認爲智者的大衛-韋斯特最近也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那就是數據分析的盛行,讓如今NBA在比賽風格上已經“反喬丹”了。

韋斯特表示,數據分析這個東西本身不壞,“球隊完全可以把它當作工具庫的一件趁手工具來使用。但要建起房子,它絕不可能是地基。“他也認爲像火箭管理層那樣的哲學,是不可能奪冠的。

“整個數據分析的風潮都是反喬丹的。”他說,“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就知道這玩意根本是垃圾了。本質上,數據分析反對背打,特別是中距離背打。本質上,就是反對喬丹曾經擅長的一切。所以,這種籃球哲學我是無法認同的,因爲如果你的球隊只信數據分析那一套,那你根本沒法解釋喬丹、科比以及小卡這些人的球場成就。”

他自己在勇士效力過,他也說:“勇士的成功矇蔽了很多人,讓他們以爲這是一支靠數據分析的球隊,但事實完全相反,他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哲學是選擇最好的出手機會,不管是什麼形式。”

勒布朗基本用自己的統治期見證了這種轉變,在他向上攀登的過程中,喬丹科比的打法也曾讓他受益匪淺,但沒想到等他走到聯盟之巔,他們看家本領已經不被鼓勵了。而他也見證了認爲籃球就該像喬丹科比那麼打、視負荷管理(其實已經得到科學研究的支撐)爲不職業的受衆的流失。

或許NBA對勒布朗來說只是一個走上更大舞臺的跳板。他已經被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贊爲理想的擇偶對象,NBA歷史上確實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球星能獲得主流黨派如此大力的追捧和支持,但這就足以讓他成爲GOAT了嗎?

總有一天——而且那一天越來越近——勒布朗會離開這片球場。都說亂世出英雄,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政治資本和地位愈發穩固的時候,他的籃球傳奇卻可能被打上真正的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