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蕭美琴訪捷克倉促撥款? 外交部批發言前應查證避免造成兩國困擾

外交部。(資料照)

臺灣將晶片技術轉移至捷克的計劃斥資1350萬美金,更傳出全數由臺灣出資,遭質疑臺灣的晶片外交淪爲「凱子外交」。對此,外交部澄清,我國依捷克發展所需,2022年底起與捷克協商5年期計劃,雙方在協議合作上討論多時已近尾聲,對於外界屢就臺捷晶片合作的不實發言深感遺憾,也呼籲政治人物發言前查證,以免造成臺捷困擾。

有媒體報導,民衆黨中央委員張凱鈞揭露,我國於準副總統蕭美琴出訪前倉促撥款予捷克,更指出原先的1350萬美元還不足以支付專案運作,我國本希望捷克補足缺額卻遭拒。

對此,外交部表示,捷克是我國在歐洲的重要夥伴,雙邊關係近年蓬勃發展,高層互動頻密,並指出,我國依據捷克發展所需,自2022年底與捷克政府協商1項5年期的計劃,協助該國成立先進晶片設計中心,以強化捷克半導體產業能力。

外交部表示,我方盼藉由該合作計劃加強臺捷產業鏈結、提升雙邊關鍵產業合作及強化民主供應鏈韌性。由於該計劃是首次推動,深受雙方重視,且涉及科技發展,爲利妥善執行,雙方在協議合作內容上討論多時。目前相關討論已近尾聲,即將進入撥款執行階段。外交部直指,部分人士指稱該案因特定目的而倉促撥款,純屬謠言。

外交部表示,我方推動該計劃是爲協助已具先進工業基礎的捷克建立臺灣技術體系的半導體產業量能,同時協助臺灣半導體產業未來與當地鏈結,有助臺灣半導體廠商進一步取得歐洲商機,及因應未來臺商在捷克與中東歐佈局時,取得臺灣培養的半導體人才,爲臺捷互惠雙贏的合作計劃。該計劃由我方編列預算並主導執行,因此自無所謂我方要求捷克補足經費缺口而遭斷然拒絕的情事發生。

外交部指出,對外界屢就臺捷晶片合作的不實發言深表遺憾,呼籲在野政黨人士發言前應先查證事實,以免以訛傳訛,造成臺捷兩國政府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