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新就業羣體托起“穩穩的幸福”

凌晨,一位網約司機展示他當天接到的第一單。新華社

一位快遞小哥穿梭在北京的街巷中。新華社發

陝西西安,外賣騎手志願者駕駛電動車轉送醫護人員前往下一個核酸採樣點。新華社發

總書記關心的民生事⑩】

編者按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催生了新的就業形態,吸納了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新就業形態由於靈活性高、吸納就業潛力大等特點,在穩就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新就業羣體的就業情況。2020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政協委員共商國是時指出,疫情突如其來,“新就業形態”也是突如其來。對此,我們要順勢而爲,讓其順其自然、脫穎而出。今年,他又強調:“要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擴大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的覆蓋面,實現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蓋範圍更加廣泛,爲人民生活安康託底。”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再一次聚焦新就業羣體的保障問題,提出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本期,我們爲大家帶來幾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奮鬥故事,關注各地保障新就業羣體權益落實的措施,聚焦新就業羣體的就業情況,探討如何爲他們解決後顧之憂,托起“穩穩的幸福”。

給他們一個溫暖的“蜂巢

講述人:浙江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應如萍

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羣體是城市建設的“小蜜蜂”,而坐落在良渚街道正北物流園區內的“外賣騎手配送站”,則成爲他們溫暖的“蜂巢”。每天,都有很多外賣小哥走進這裡,休息會兒、喝喝水,聊聊天。配送站也配備了微波爐飲水機、充電寶、雨具、必備藥品等,方便他們取用。

位於良渚街道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是目前華東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覆蓋四大網購平臺的10個配送站點,有外賣騎手300餘人,貨運司機近1000人。新就業羣體人員分散且流動性大,周邊村社黨羣服務中心又無法實現全覆蓋,缺乏對他們的關愛和監管。如何服務好新就業羣體,增加他們的歸屬感,鼓勵他們助力城市治理?這成爲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通過與行業監管部門、屬地村社等多方對接謀劃,我們梳理了新就業羣體20餘項實際需求。其中,提高社會認同感、獲得職業技能培訓和增加維權渠道排在前三位。

基於此,我們積極探索新領域、新業態黨建工作,爲外賣小哥們提供閱讀休息、用餐住宿等服務,並聯動10家單位與4個村社,成立“親情”黨建聯盟,解決新就業羣體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在落成全國首個標準化“外賣騎手配送站”的基礎上,我們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制定了“外賣騎手配送站”的建設標準,內容包含黨建引領、健康管理、維權監督等12大類、26條。我們還整合各類資源,對外賣騎手進行食品安全和專業技能培訓,爲其拓寬職業發展通道;聯盟單位通過月例會,合力解決新就業羣體矛盾糾紛,爲他們排憂解難。

現在,我們對新就業羣體的管理服務不再是單純的上門指導,更多利用數字化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我們在迭代升級的正北物流智慧駕駛艙引入了黨員標識,引導新就業羣體通過亮身份、亮黨徽、亮形象,實現“角色延伸”;組建了紅小北先鋒服務隊,實施“正北禮遇”積分獎勵。化身“先鋒騎手”的外賣小哥們主動融入疫情防控、城市交通安全規範、食品安全建設、文明城市建設、放心消費等活動中,成了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

職工談薪更有“數”

講述人:廣東廣州市工會副主席 夏儉保

近年來,隨着網絡經濟、共享經濟等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爲核心的“三新”經濟蓬勃發展,企業組織形式和職工就業形態日益多樣。廣州新就業羣體中,包括外賣送餐員8萬人、網約車司機5萬人、快遞員約20萬人、貨車司機約20萬人。

與傳統行業就業者相比,新就業羣體具有組織方式平臺化、工作機會互聯網化、工作時間碎片化、就業契約去勞動關係化,以及流動性強、組織程度偏低等特點。隨着就業人數增多,他們的權益維護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在工作中我們發現,由於合同不規範、協商協調機制不健全、最低工資制度保障不明確、社會保障配套不足等原因,新就業羣體合法權益尤其是工資收入得不到保障。比如,一些送餐員向工會反映,網約配送平臺工資算法極其複雜,每個月拿到的工資都是變化的,不僅與工作量相關,還與準時率、在線率、服務質量動態關聯。因爲算法是動態的,所以勞動強度與工資收入不完全匹配,送餐員想跟平臺提意見,卻苦於沒有溝通渠道。

基於這樣的現實,我們正在加快建立保障新就業羣體工資收入合法權益機制,推動建成合理的勞資協商機制。通過基層調研,我們發現了一系列需要集體協商的重點、難點問題,例如:“企業不願談”“職工和工會不敢談、不會談”,協商雙方“信息不對稱”“參考數據不準確”等。爲進一步推動建立多形式、多層級勞資溝通協商機制,自2018年起,廣州市總工會編撰發佈《廣州市主要行業職工薪酬福利集體協商參考信息》,專門用於指導職工方與企業方開展集體協商,讓工會和職工通過權威渠道掌握第一手資料,全方位瞭解全市、同行業職工薪酬福利水平。今年3月2日發佈的《2022年廣州市主要行業職工薪酬福利集體協商參考信息》,首次將“新業態羣體”單獨成章,作爲重點分析,聚焦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送餐員、網約車司機四類羣體,並增加了新業態勞動者羣體福利情況,將國家、省、市有關新業態權益維護政策和做法進行梳理。有了權威數據,職工的漲薪理由更充分,也更容易達成共識。聽到職工朋友親切地稱它爲集體協商“藍寶書”,說它使自己跟企業開展集體協商時更有理有據,我們特別開心。

今後,我們還會以參考信息發佈爲切入點,從維護合法權益、推動新業態工會組建、配合政府部門相關政策落地、開展專項工會服務等方面入手,創新實施一系列服務新就業羣體的工作舉措,爲新就業羣體打開一片更廣闊的就業天地。

榮耀騎士”跑出來的幸福感

講述人:安徽合肥市外賣員 楊書生

2022年是我從事外賣行業的第五年。我曾有過一年跑47960.98公里、總訂單量28135個的紀錄,有人開玩笑說我的配送距離早已繞地球一圈。由於出色的業績,我獲得了許多獎牌和榮譽證書,還曾被平臺授予“最強跑單王”和“最美榮耀騎手”的稱號。

我以前在老家做廢品回收,後來到合肥做保安,但是收入都不高。2018年,我接觸到了外賣行業。嘗試了一段時間後,我愛上了這份工作。

我今年56歲了,但是體力很好,身邊的人都用“健步如飛”形容我。外賣員送得越多賺得越多,熟悉業務以後基本能保證月收入在一萬元以上。我現在服務於兩個平臺,屬於衆包模式,和專職配送的外賣員比,我的合同關係更加靈活,但福利保障也會少一些。

送外賣很辛苦,但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颳風下雨天。特殊天氣裡,我既要注意交通安全,也要應付“爆單”的情況,保證能夠按時將外賣送到顧客手裡。

我一般每天早上六點上班,晚上十一點下班,除了家裡有緊急情況,基本上全年無休。穿行在大街小巷,經常和時間賽跑,也要時刻注意安全。騎行時,我佩戴的是智能頭盔,內置傳感器能夠準確識別佩戴情況,沒戴好還會有信息提示。

黨和國家很關心我們這個羣體,給了不少政策扶持。通過不懈努力,我現在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每天一回家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匆忙吃完飯後,我又馬上投入到工作中。爲了保證不耽誤送外賣,我輪流使用6輛電瓶車,還有2個充電寶隨身攜帶。裝備齊全,動作麻利,這是我成爲“跑單王”的重要秘訣。

身邊不少年輕小夥都說比起我的賣力工作自愧不如,家人們也常勸我別這麼拼。但我閒不住,憑藉自己的雙手,每天能掙幾百元讓我擁有一種踏實的幸福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會繼續努力,將工作越幹越好,讓生活越“跑”越好。

快遞小哥:職業自豪感越來越濃

【記者觀察】

夕陽西下,位於北京市前門石頭衚衕順豐營業站陸陸續續有人來寄快遞。快遞小哥劉闊同事們熟練地把快遞裝進紙盒裡,稱好重量,打包封好。這個營業點共有7個人,劉闊在這附近待了4年半,他同事齊南南則工作了6年,都是“老快遞員”了。

五年前劉闊來到北京,想着要比在老家多掙點錢。“開始工作時,我都有點暈頭轉向。”劉闊笑着說。衚衕曲折,有許多小巷子,一不留神就走到窄得無法通行快遞車的地方。與他不同,齊南南則從小在這片衚衕里長大:“我成長在這裡,這裡就像我的第二個家一樣親切。”

快遞小哥每天走街串巷,傳遞的是貨物,串起的是人心。齊南南說,有不少孩子找他,給遠在他鄉的父母寄去衣服和生活用品;也有老人顫巍巍走到營業點,掏出打包得嚴嚴實實的燉肘子,讓他們儘快送給兒孫。他們儘可能爲片區居民提供便利服務:老人看不清字、不會使用手機,他們就幫忙下單、到老人家裡取貨。劉闊負責的琉璃廠有許多經營古玩字畫的門店,居民搬運貨物時,他都會主動上前幫忙,“他們買的宣紙都得有四五十斤重,搬着怪累的,就上去搭把手”。

這些年,他們越來越體會到社會對於快遞員的尊重,職業自豪感也越來越濃。不論是劉闊還是齊南南,說到2019年的春節,還是非常激動。那會兒臨近過年,快件很多,劉闊主動來站點幫忙,沒想到習近平總書記特意來慰問了解快遞小哥工作和生活情況。習近平總書記送來春節的祝福,稱讚“快遞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貪黑、風雨無阻,越是節假日越忙碌,像勤勞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勞動者,爲大家生活帶來了便利。這份肯定,讓他們幹勁兒更足了。總書記來過快遞服務點後,齊南南平時和居民聊天,感到他們對快遞小哥的認同感有了顯著提升。“我們會牢記總書記的話,做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把每件快遞準時送到顧客手中。”劉闊說。

2019年,作爲快遞員代表,劉闊和齊南南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羣衆遊行。不久前,劉闊還作爲代表參與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國旗傳遞儀式。“激動,自豪,爲中國健兒加油!”開幕式那天,劉闊在朋友圈裡分享了感受。

讓他們振奮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更精準的政策保障涌向新就業羣體。比如,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界定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範圍,合理確定平臺企業與“平臺網約勞動者”的權利義務,規範“平臺單位就業員工”的用工管理,引導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與“全民參保計劃”,增強工傷和職業傷害保障。北京市東城區總工會針對區域特點,着力解決貨車司機、快遞員、護工護理員、家政服務員、商場信息員、網約送餐員、房產中介員、保安員等8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難題,將快遞員、網約送餐員、保安員等3類羣體作爲重點對象,在落實“維權”和“服務”兩方面“向前一步走”。

現在的前門石頭衚衕順豐營業站,已經從建立時的一間簡陋小屋成爲一個“驛站”,在街道幫助下,陸續添置了沙發、桌椅、藥品、雨傘、雨衣、微波爐、消毒用品等必需品,還有滿滿一櫃子的書和體育用品。“不僅快遞小哥,外賣員、司機、行人都可以來這裡休息,很受歡迎。”劉闊笑着說。(記者 陳之殷 通訊員 徐夢玲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陳之殷、陸健、吳春燕、董城、丁一鳴、王斯敏 本報通訊員 徐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