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大秋季好發疾病紛出籠!醫師:冰水少喝,進補要多加蔬菜

▲秋天到了容易引發過敏。(圖/彰化醫院提供)

記者唐詠絮/彰化報導

近期早晚溫差越變越大,身體易着涼,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腸胃腹瀉等秋季好發的疾病紛紛出籠,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衆,不只要小心着涼感冒,也要小心腸胃着涼,最好不要再喝冰水冰飲,而身體要進補,可以慢慢採取冬天進補的方式,但天氣不冷就要降低補藥分量,以降低熱性

張煒東表示,溫差變化大時,身體對環境反應和肝的協調功能有關。中醫說,肝主疏泄,主調達,所以在秋天季節變化時,有些人會覺得昏昏欲睡,整天提不起勁,這就是肝的協調功能較差,可以吃點牛排牛肉湯豬肝等補血食物來提高身體應對的能力

▲醫師提醒進補要多加蔬菜。(圖/彰化醫院提供)

張煒東進一步指出,秋季好發的疾病還有腸胃腹瀉,通常是因爲夏天吃太多冰品導致腸胃功能不佳,天氣一冷就讓腸胃系統着涼,還有人到了秋天還是繼續喝冷飲,繼續吃涼性西瓜苦瓜瓜果類食物,而涼性食物會讓胃腸功能出現問題,造成腹痛腹瀉的情況古人說「秋瓜壞肚」就是指這個。另外,有人不吃冰涼食物,也是腸胃不適,有可能是睡覺時踢被掀肚等情況導致風寒侵襲。

張煒東表示,這幾年來天氣的忽冷忽熱越來越嚴重,一天之內溫差變化更大,所以,很多疾病會在不相應的季節發生,簡單來說,往年冬季搔癢症的患者,今年在秋天就開始有些微的症狀出現,而往年秋天幾乎沒有中暑的案例,今年秋天也出現了,所以今後要注意的不單是節氣的問題,還要留意溫差所造成的身體狀況

▲彰化醫院醫師張煒東。(圖/彰化醫院提供)

張煒東指出,在最近門診有很多民衆因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感染而求診,因爲早晚變冷水氣凝結成露,而白天一樣高溫,因此空氣中的水分更少,更乾燥,古人稱爲「秋燥」,當呼吸道的黏膜變乾燥後,抵抗力降低,容易發生過敏的發炎反應,也因爲白天溫度仍然很高,導致許多人在入睡時,冷氣的溫度仍然設定在之前一樣的溫度纔有辦法入眠,但是在半夜時溫度轉涼,這時就很容易着涼,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等風寒情況。

張煒東強調,天氣無法改變,但可從行爲改變,像是晚上將冷氣溫度調高,電扇也不要對着身體吹,這可以減少着涼的機會,而溫度變低也會讓四肢末梢循環變差,所以晚上調高冷氣溫度,也可以減少關節痠痛舊傷發作,或是肌肉僵硬不慎拉傷,最近腰頸扭傷的人也不少。另外,秋天戴口罩是很好的保護措施,可保溼與防止飛沫傳染

路上三寶多閃不掉,但煞車等等技巧考駕照都沒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