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首條跨海隧道明年建成通車

中交一航局承建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E18沉管安裝現場

8月5日晚23時30分,在我國北方大連灣海面上,長148米、寬33.4米、高9.7米、重4.7萬噸的E18沉管,平穩精準地沉入水下25米處基槽。隨即,緊張施工17.5個小時運安船津安3”號傳來“安裝成功”的喜訊

最後一節沉管E18的安裝成功,意味着我國北方第一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沉管安裝工程圓滿收官

此刻,夜色闌珊的大連市海邊文化廣場,人們翹首觀望,孩子們向着海中的運安船歡呼雀躍,大連人民“海底變通途”的夢想即將變爲現實

大連灣海底隧道是我國繼港珠澳沉管隧道工程後又一“超級工程”。這條平均深度水下23米、雙向車道設計時速60公里的海底大通道,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長5.1公里,其中安裝海底沉管18節共長3035米,每個標準管節長180米,重量約6萬噸;計劃明年建成通車,屆時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和南岸之間車程僅需5分鐘。

記者在現場看到,隧道南岸有兩個出口分別與人民路相通,隧道北岸出口與規劃中的梭魚灣25號路相通,並通過光明延長線工程直達大連市201國道

“這項工程的實施,是貫徹落實全面振興東北工業基地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將有效破解大連‘C’字形空間結構形成的交通瓶頸,爲大連新增一條縱貫南北、連接東西的快速通道,對於優化城市生態功能、增進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殿文說

2020年12月9日,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了我國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開啓了我國寒冷地區大型跨海沉管隧道建設先河

20個月來,施工團隊相繼攻克了隧址地質條件差、施工水域狹窄、深水深槽曲線段沉管曲率大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成功開發並應用了碎石基牀全漂浮整平工藝、水下線纜插座國產化改造、整平船自動化整平系統、沉管安裝信息化智慧管理雲平臺等諸多技術創新成果,精準完成了18節沉管的安裝,對接精度均控制在2釐米以內,鞏固了我國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設領域領先地位。(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