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羣投產

9月20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宣佈,歷時30個月建設,我國首個自營深水油田羣——流花16-2油田羣順利投產,7天后將外輸第一船原油,高峰年產量可達420萬方,是目前我國在南海開發產量最大的新油田羣,可滿足400多萬輛家用汽車一年的汽油消耗。

值得注意的是,該油田羣在建成投產過程中攻克了多個世界性難題,並實現了國內多個“首次”,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水油氣開發工程技術體系,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攻克世界性難題實現國內多個“首次”

從深圳乘直升機飛行一個多小時,來到香港東南約240公里處的南海珠江口盆地,便是流花16-2油田羣的所在地,其包括流花16-2、流花20-2和流花21-2三個油田,平均水深410米,創下我國海上油田開發水深最深、水下井口數最多的紀錄。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該油田羣在我國第一個採用全水下開發模式,即全部油田採用水下生產系統,再回接到水面的FPSO(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無需建設常規氣田的生產平臺,相比深水生產平臺模式具有技術和經濟的綜合優勢

“這裡離岸遠,海況惡劣,而且需要同時開發三個油田,技術難度和複雜性位居世界前列,總體開發工程設計挑戰極大。”流花16-2油田羣開發項目負責人劉義勇解釋說。

爲此,中國海油充分依靠自身海上油氣田開發的技術體系和管理制度,集中了科研設計、採辦、工程建設、油田服務、生產運營等各個專業版塊的優勢資源和力量,也整合了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開展了多個工程方案的論證研究,先後攻克了深水鑽井、水下智能完井、深水流動安全保障、遠距離電潛泵供電技術等多個世界級難題,並首次自主完成了油氣田水下生產系統開發模式的總體設計和安裝工作。

據劉義勇介紹,流花16-2油田羣水下生產系統主要包括26棵水下采油樹、生產管匯海底電纜臍帶纜及遠程控制系統、海管與柔性立管等,大多數水下生產設施都是國內首次應用。

挑戰不在少數。經歷了從項目籌備、詳細設計到各類水下結構物和系統安裝等幾乎所有工作環節的海油工程流花16-2油田羣總包工程項目組海上安裝部經理樑光強深有體會

例如,帶閥門的PLET單個成本接近4000萬元,海上安裝時,要在400米深水的涌浪動載衝擊下,將兩段炒鍋直徑大小的管組對到一起,每一處偏差都不能超過指甲蓋的厚度,否則極易出現根部焊接質量問題造成切口。

國內第一次做,沒有經驗可以參考,樑光強唯有帶着設計、焊接、安裝等專業人員,反覆推敲試驗。最終,由於精心的準備和施工組織,8個PLET安裝,一次合格率均爲100%,工期大幅縮減,成本節約上千萬元。

提前兩月投產打造海上油氣超級工廠

除了水下生產系統,中國海油還爲流花16-2油田羣的開發生產設計建造了迄今爲止國內應用水深最深、功能最複雜的FPSO——海洋石油119。

據瞭解,該船滿載排水量達19.5萬噸,是我國最大極地科考船雪龍號”的9倍多。在其相當於2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甲板上,集成了14個油氣生產功能模塊和1個能夠容納150名工作人員的生活樓。

流花油田作業區負責人劉華祥介紹說,海洋石油119每天可以處理原油2.1萬方、天然氣54萬方,相當於佔地30萬平方米的陸地油氣處理廠,是名副其實的“海上油氣超級工廠”。

這樣一個“巨無霸”能夠長期牢牢“拴在”颱風頻發的南海深水區,至少“定居”30年,全靠一套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定海神針”——大型內轉塔單點繫泊系統。

在作業現場,中國海油深水工程專家冒家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系統總重2800多噸,通過9條長約1740米的錨鏈固定到海底,懸掛19條水下油田生產和控制管纜,在較小的空間裡集成了衆多的設備,安裝進度要控制在毫米級,可以說是國內水深最深、管纜懸掛數量最多、複雜程度和安裝精度最高的單點繫泊系統,可抵禦百年一遇的16級颱風,同類技術國際應用僅4例。

據他介紹,根據流花油田的特性,海洋石油119船上還裝備了首套由國內自主設計建造的浮式輕烴(LPG)回收系統,通過回收利用原油開採伴生氣,不僅有效減少了氣體排放,每年還可產生效益近億元。

今年以來,流花16-2油田羣開發項目團隊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克服深水安裝技術難度高、工作量大等諸多困難,實現多套核心設備自主調試和海上安裝,按期完成FPSO拖航、回接,提前半個月完成臍帶纜、電纜安裝。同時,創造性採用深水工程船臍帶纜垂鋪、FPSO雙側雙扇區管纜同時回接作業等方案,縮短項目關鍵路徑45天以上,油田羣比計劃提前兩個多月投產。

“項目從基本設計及概算獲得中國海油投委會批准到油田投入試生產歷時不足31個月,較國際同類深水項目工期短6到8個月,爲我國深水油氣田開發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劉義勇表示。

挺進深水增儲上產保能源安全

據瞭解,流花16-2油田羣所在的南海東部油田是我國海上第二大油田,1996年誕生了對外合作開發的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

“作爲海洋石油工業對外合作的主要基地,公司成功實踐了中國海油對外合作理念,並已實現了從原油勘探開發到油氣並舉,從合作到自營,從淺水到深水的跨越。”劉義勇介紹說。

數據顯示,南海東部油田連續24年年產量超千萬方、連續5年年產量超1500萬方。流花16-2油田羣的建成投產,爲南海東部油田實現2025年上產2000萬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劉義勇看來,流花16-2油田羣項目的建成投產貢獻的不僅僅是油氣資源,而是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進步,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了開拓深水和更廣闊海域的信心。

近年來,中國海油貫徹落實國家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要求,積極開發我國深海油氣資源。

2004年成立深水勘探直管項目,優選出珠江口盆地的荔灣3-1等大型深水目標,2014年4月建成投產我國首個深水氣田荔灣3-1氣田。2018年11月我國首個深水自營千億方大氣田陵水17-2氣田正式進入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預計明年將建成投產向香港、廣東及海南等地供氣……一系列成果逐步顯現。

中國海油董事長、黨組書記汪東進表示:“爲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立足國內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是必然之舉。中國海油大力實施增儲上產‘七年行動計劃’,將持續加大油氣主業投入力度,加快推進重點產能建設,着力展現能源央企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