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樂意幫助你 但我不想被你幫助

樂於幫助別人,卻忌諱自己得到幫助。(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被有毒心態傷到疲憊不堪的你,請停下腳步,給自己一個機會好好體察內心

作者的「心靈補充課程」一點一點練習轉念,重建剛剛好的人際距離,找回遺失已久的自我平衡。

【精彩書摘

擁有好人情結的人有一個特點:樂於幫助別人,卻忌諱自己得到幫助。N每次見面都說要請我吃飯,今天我已經先說我要請客同時站在收銀臺前,他卻過來不惜把我撞開堅持要付錢,甚至我都已經把信用卡交給店員了,他還可以把我的卡抽走把他自己的卡交給店員,看到N這樣我感到相當詫異,搞不懂他爲什麼要這樣,弄得好像N不給我做好事的機會,我也不讓N可以照顧別人。N想得到的到底是什麼?有的人總是會想幫我的忙,想幫我準備點心、幫忙打聽聚會場所、幫我先去探路……所以我也想有機會要回報對方,跟他說有任何需要都可以跟我講,但他卻擺擺手說沒關係。那種感覺不是很舒服,因爲從拒絕中能感受到微妙的氣息,那種氛圍就像「我的事情我完全可以自己搞定,但你不是,你需要幫助」。

如果長期處於單方面接受幫助的角色,就會對對方的幫助感到負擔,我感覺自己好像是一個欠債的人,或者是一個無能的人,連還債的機會都沒有,只是不停債臺高築。得到的太多了,實在無法償還。爲了回報已經得到的恩情,恐怕永遠也離不開那個人。

剛開始肯定是很感激的,但隨着時間推移,會越來越覺得喘不過氣來。我開始混淆,這個人到底是爲了我,還是爲了自己。最終是爲了困住我,爲了不讓我離開,爲了讓我變成他所屬的嗎?一旦有了那樣的想法,對方看起來就會像個惡魔,我則爲了從他的手中掙脫出來而筋疲力盡,他還會憤怒地對我說:「我是怎麼對你的?我爲你做了多少事,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我也曾在處於相反的立場。很久以前有個在各方面情況都比我糟的朋友,我曾經很積極地幫助他,帶他去看演唱會、去唱KTV、請他吃飯、也一起唸書,爲了讓他從憂鬱中擺脫,總是不吝給他安慰和鼓勵。我盡情享受施捨的滿足感,甚至還覺得我就像光,那個朋友是影子,我會讓那個朋友走出陰影。

有一天,朋友看了埃裡希.弗羅姆(Erich Fromm)的書後對我說:「看了這書裡的內容,發現你似乎把自己囚禁在厚厚的皮層裡。」我感到憤怒和被背叛,「你竟敢(當時真的感覺是『竟敢』)……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說?我是怎麼對你的,你竟敢這樣指責我?」朋友說的話,就像是他「竟敢」跟我站在同一等級一樣,我無法容忍,最後和那個朋友絕交了。

過了很久之後我才明白,雖然我說希望幫助那個朋友走出困境像我一樣,但事實上我一直把他放在比我矮一截的位置,因爲我把他看作是比我差的人,我不希望、也不接受他跟我同一個級別。那件事之後,讓我開始深切思考我所謂的「善意」到底是什麼。

電影《大藝術家》中也有類似的狀況。《大藝術家》是一部講述從無聲電影邁向有聲電影,以此過渡時期的美國好萊塢爲背景的作品,在二○一二年得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電影的男主角喬治是默片時期最紅的演員,而女主角佩比則是仰慕喬治的無名小演員,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邂逅喬治,進入電影界成爲有聲電影的當紅明星。兩人之間的故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悲喜交加。

電影中讓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就是喬治知道佩比在默默幫助他的那一幕。佩比在喬治房子被拍賣時,暗地裡偷偷買下他的所有收藏品並保管得好好的,喬治到後來纔在無意間發現這個事實,那一瞬間他大受打擊,無法接受,甚至還試圖自殺。因爲喬治一向認爲自己是「幫助別人」的角色,從來就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爲「接受幫助的人」。他是一位大明星,因爲這種想法,所以總是寬容、慈愛。施以寬容永遠都是他的職責,因爲對他來說,給予幫助意味着他比得到幫助的人更有優勢。他認爲「幫助」是階層較高的人施捨給階層較低的人,因此一旦自己受到幫助就代表不如對方。

對喬治來說,佩比一輩子都是「多虧我的寬容纔有機會出道的無名女演員」。就算是喬治在佩比家中接受照護的那一刻,他的眼神還是一樣流露出大明星看着無名小演員的目光。就算現實情況已經改變了,在他內心裡還是維持着大明星的自尊,無論如何都要在佩比面前努力維持那份從容,那是喬治愛佩比的唯一方法。

但是佩比卻以「單純的愛」這個名目持續讓喬治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羞辱。她在背後偷偷幫喬治,讓他在自己漂亮的家裡休養。所有一切對佩比來說雖是善良的表現,但對喬治而言,卻是強迫承認自己現在的地位已經比佩比矮了一大截。這件事對喬治的衝擊程度,讓他後來試圖含槍自盡。一開始與佩比在什麼位置相遇,最後也應該要在那個位置纔對。

喬治不能適應的不只是電影從無聲過渡到有聲的變化,他更無法接受自己的身分地位下降、影響力變弱、從施捨者變成接受幫助的人。因爲他在心理上一向認爲自己比別人處在更優越的位置,我認爲他的真面目是「傲慢」,這就是擁有好人情結的人隱藏在內心的秘密。

他們爲了得到愛而愛,用別人無法承受的善意不斷施以幫助和善行,好在關係上佔據優勢,透過施捨者的優越感換來自己的存在感,給受助者的心理造成負擔,讓他們產生罪惡感,使他們無法離開自己。好人情結的善良最後終究只是僞裝的。

這麼說也許太殘酷了。我是真心希望對方好,盡我所能地幫助他而已,說我的善良是僞裝的實在太冤枉了。但是我們自己也要懷疑是否有過度的親切和善行。沒有必要做到那種程度,爲什麼我還要繼續那樣做,應該問問自己爲什麼不能停止。這肯定是有原因的,只是我不願意承認。

(本文摘自《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三民書局)

作者簡介

趙玟英(조민영)

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畢業中央大學文創系碩士,中央大學戲劇學系博士學程結業。曾爲音樂劇劇本作家及作詞家。第一部公演的音樂劇爲二○○五年的《冬之旅》,後續作品有《拉隆德》、《豆筴皮》、《室友》、《B計劃》等。曾在明知大學、漢陽大學、韓國藝術高中、誠信女子大學、檀國大學等擔任講師,教授音樂劇理論與歷史。

三十八歲時因嚴重過勞症狀,導致身心能量枯竭,在日常生活崩潰的瞬間,爲了生存,開始學習檢視自己的心靈。努力克服過勞的影響之後,以閱讀治療師、寫作治療講師展開第二人生。現在以成人爲對象在教育研修院、幼兒教育振興院、各地圖書館、社福中心等地利用繪本、戲劇、卡片、寫作等各種媒體,積極展開以探索內心爲重點的閱讀治療課程。

在克服過勞之後,針對過去教過的學生,展開一對一的「心靈補充課程」。從二○一八年開始至今,在心靈補充課程中與六十四名學生面對面溝通,雖然大家面臨的情況和事由不一樣,但引發問題的心靈模式與作者當初陷入過勞的五種心理問題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回想起曾經把心理問題當作微不足道而置之不理的那些時候,爲了向正在消耗自己心靈能量的人傳授對策,因此決定寫這本書。以多樣的授課方式及作者親身經歷過的無數錯誤記錄爲基礎,希望這本書能爲因日常的疲勞而耗盡所有能量的讀者帶來自尊與自信。

譯者簡介

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記者、公關企劃。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翻劇也翻書。譯有《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飛機雲》、《若有來生》、《破果》,繪本《西瓜游泳池》、《奶奶的奇幻暑假》等。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