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白德華》川普倒逼改革開放

大陸12屆2次人大會議本月5日開幕,從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部會首長接受訪談,俱見中美貿易戰對大陸改革開放已產生深遠影響。大陸學界甚至稱,美國總統川普已成爲鄧小平中國第2個改革開放設計師

這麼說或許誇張,但從實然面觀察,去年至今,大陸幾乎所有公共議程都受中美貿易衝突影響,國務院經濟下行,去年中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提「做好六個穩」,秋天「國進民退」議題發燒,到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急速調整稅制及結構改革,樣樣都受川普的強勢作爲所左右。

細讀今年李克強政府的工作報告,就可看出端倪。首先,糧食收儲制度說法不見了。過去每年政府報告最重要者不外乎對「三農」的論述,農民乃大陸政權基礎,「無農不穩,無糧則亂」,每年中央1號文件鎖定農業原因在此。但最重要的工作報告,「糧食收儲改革」竟1字不見?原因就在美國對大陸農業補貼一再表達不滿。社會主義國家常有「重工輕農」現象農民收入微薄,生活艱辛,給予照顧無可厚非。問題出在美國認定,這是對美產品的「非關稅壁壘」,且補貼行爲超過大陸對WTO的承諾,等於人爲擡高谷價,對美產品構成歧視。

其次,隻字未提「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是2015年大陸國務院公佈、可說是習李時代最重要一份施政綱領,準備用10年時間讓中國從「製造大國」轉身「製造強國」。一旦成功,到2035年大陸10大關鍵產業如新一代資訊、高檔數控機牀機器人航太設備新能源等就能趕超德、日等最先進國家。

然如此重要的國家戰略竟在連提4年後戛然而止,原因就在美國干涉。中美貿易戰後,美方多次表明「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企圖謀求製造業科技領域佔全球主導地位方案,一旦方案持續下去,勢必衝擊高科技領域傳統優勢,且可能導致在即將到來的第4次科技革命中,西方國家無法與中站在公平線上競爭

可以說,大陸「兩會」就在美步步進逼、大陸大幅妥協,如此既微妙又詭譎的氛圍中度過。李克強做報告時,罕見不斷拭汗,不談「2025」,極少觸及「四個全面」、「四個自信」的習氏語言,卻更多着墨減稅減負、促進民營經濟。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記者會上,不管談到消費內需,一再明示暗示的都是指向經濟路線的調整。

從某種視角觀察,過去6年習近平的「一帶一路」、「2025」代表的是強化國家概念的激進改革主義,或許因此招致國際社會反彈,中美貿易可視爲大陸讓步,願以更務實及市場化趨勢取代近年發展模式。如此看來,川普的進逼對大陸改革開放也並非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