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這裡」 療癒系音樂會重現生命的故事

在復活節前夕3月23日的週六,分別由孫惠玲、阿季、李育倫三位基督徒音樂人,於臺北好聲藝集表演廳,發表的「我們在這裡-療愈系音樂會」,演出後受到了極大的迴響與好評,他們以音樂、藝術、醫治、和解作爲此次音樂會的主題,將他們過去生命中所發生的故事,創作在歌曲中,藉由沉浸式劇場的方式,與觀衆近距離互動,讓觀衆也成爲故事中的角色環節,並在舞臺導演嶽清清的引導下,帶着活潑幽默時而感性的主持方式,讓觀衆在毫無壓力之下享受其中。

當初孫惠玲因爲強烈感受到音樂能帶來治癒的力量,於是她盼望能舉辦一場,給予觀衆不同觀賞經驗的音樂會,於是找了榮獲許多獎項的金曲製作人盧欣民老師討論,在盧老師的牽引之下,找來了脣音樂家李育倫,以及大學城歌手阿季一起來參與此次的演出計劃,後來孫惠玲希望能有一位表演老師來協助他們的肢體開發,在演出上身體比較不會生硬,於是李育倫想到了老朋友嶽清清,就這樣這幾個人聚集了在一起,才誕生出了此次的音樂會。經過幾次的討論,他們理解到人生有苦難之時,有人陪伴,那是極重要的事,他們便決定了音樂會的主題訂爲─「我們在一起」。

孫惠玲她曾經患過憂鬱症,小時候經歷了父母失和的劇變,認識了神之後使得他們家重新得到修復,環境雖窮苦,其父親還是盡最大的能力供她學習音樂,沒想到讓她能在未來的創作中,將神的愛與醫治化成一首首優美的歌曲,在她空靈的歌聲中,直達人們的心靈深處。

阿季過去是大學城的歌手,曾經被李宗盛簽下,但是她個性比較喜歡不拘束的生活方式,後來選擇離開,開創事業、進入家庭,而阿季在比較懂事之後她才知道自己有兩個家,一個是她以爲的親生父母,後來才發現是養父養母的家庭,另一個是她生父生母的家,成長當中有許多掙扎,包括在感情、事業上,一路走來有坎坷、淚水、傷痛,後來被神揀選之後,才明白自己的恩賜原來還是唱歌,並將過去曾經被陪伴,也陪伴人走過的點滴,寫成歌曲,唱出生命的故事。阿季在音樂會現場的分享也讓許多人感動不已。

李育倫從美國回到臺灣之後,面臨了自我懷疑、不安、迷茫的過程,因爲父親李貞吉是臺灣第一位脣音樂家,因此在父子關係中讓他再次檢視了自己的恩賜,才發現四歲就會用吹口哨演奏音樂的他,武功還在,在上帝的引領下,他出了Make me a channel的脣音樂專輯,這次演出也與孫惠玲、阿季有不同的搭配演奏與合唱。

而特別的是,當孫惠玲演出「慈愛的水面」這首曲目時,嶽清清用獨劇與舞蹈,藉身體來演繹靈魂受傷的流浪者,如何從黑暗中掙扎而出,她以現代舞的方式詮釋,在現場的觀衆瞬間感受到了演出者的情緒,進而觸動了他們內心的最底層,帶來了釋放,許多人難掩情緒的哭了。但嶽清清說眼淚可以帶來醫治,面對自己受傷之處很難,但藝術卻可以將人們帶入角色之中,透過扮演、傳達、引導,可以療愈身心,這就是藝術治療的奧秘,也是這場音樂會希望能達到的目的,讓更多跟他們一樣的基督徒藝術創作者,能夠藉音樂與表演藝術,一起來成爲他人的幫助。他們也歡迎各大校園、教會、企業的邀請,未來希望能祝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