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總統候選人的條件

陳宥亙

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一方面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一方面受國君邀請參與政事。有次,孔子的弟子子禽子貢:「老師到了一個國家,一定參與該國的政事,這種待遇是老師主動求來,還是國君主動給他的呢?」 子貢回答說:「是因爲老師爲人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忍讓,所以纔得到這種待遇。也可以說,這種待遇是老師求來的,只是他求得的方式同別人的是不一樣的。」 [i]

而另一份研究新加坡領導李光耀[ii]的報告,也提出了身爲領導者的四項條件:1.特質 2.才能 3.修爲 4.風度,也在在突顯了個人特質的重要性,也再次反映出在華人世界裡,人們總是認爲一個擁有優良個人素質者,將會是個好的政治領導者,只要有優秀的個人特質,例如:溫良恭儉讓,則必定會被人發現,並且天將降大任斯人也,將被賦予更多的責任來爲社會做事。

因此過去幾年,我們選出了一個「賢人馬英九總統,而馬總統也任命了一位被外界認爲與他很像的學者「行政院長江宜樺」,只是臺灣在這些賢人政治家的治理之下,人民生活仍然辛苦,根據近期的媒體民調指出,就任一個月的江揆其不滿意度高達四成,對馬總統的施政看法上,更是高達61.99%的民衆感到「日子苦哈哈,怕更糟」。

徹底的證實了,好人未必能做好事,而事實上,在政府體制外的其他領域,我們在選擇領導者時,確實有着不同的標準。但究竟我們該選出什麼樣類型的政府領導人呢?我想,從庶民生活裡的用語,或許就能找到答案!就像電影蜘蛛人裡面有句經典臺詞:「能力越強責任越大」,在《美國總統的七門課》[iii]的這本書中,也提出了能當上美國總統的幾項特質,像是:目標清楚、說服力強、在體制內運作的能力、堅強的顧問羣,以及傳承願景,這些都是可以套用在任何領域領導人上的重要能力;就像王建民在本屆WBC經典賽的表現,我們會說:「大樹哥,你的感情世界有點混亂,所以我們不讓你先發嗎?」不!!他依然是我們國家隊王牌,而這來自於他的能力。

但這種能力若是套用在政治人物上,又該是什麼呢?治學紐斯達(Richard Neustadt)[iv]曾形容美國總統的職權「不是命令權,而是一種說服權」。故或許該是一種「溝通」的能力,而能說服別人,有操縱語言和演說的能力,甚至對於別人心理的瞭解,而這些都是具備「溝通」能力的要件

另外,則是帶給人民「幸福」以及「光榮感」的能力,前者的「幸福」,是一種人民的感受,可以是生活富裕而感到幸福,也可以像不丹一樣簡單的幸福;而在光榮感方面,則是一種身爲此的居民的光榮,就像臺灣擁有李安大導演的光榮,或是國家在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讓人民可以發自內心的驕傲,而這方面,或許也要建構在領導人是否能提出一個美好的「願景」,並且有能力達成。

臺灣是一個民主國家,所有的政府領導人都是由人民選出,所以我們必須自己承擔,但三年任期其實不算長,只要人民改變了投票行爲以及對於優秀政治人物的認知,2016年我們還是有機會選出一個能力好的總統,帶領這個政府與國家,走向Taiwan3.0的美好未來。(這篇改編自一場談論總統候選人的條件之座談會談話稿)

[i] 中華典故: 溫良恭儉讓http://big5.zhengjian.org/node/50028

[ii] 張永昌(2002),《領導行爲理論與實踐-新加坡李光耀領導行爲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頁38-47。

[iii] 大衛葛根(2002),《美國總統的七門課》,時報出版。

[iv] Richard E. Neustadt(1980),Presidential Power:the Politics of Leadership from FDR to Carter, New York:Weiley.

●作者陳宥亙,綠色和平「七年級看臺灣」廣播節目主持人,臺灣青年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