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郭魚氾濫臺灣 非吃貨能解決

臺灣鯛就是吳郭魚雲林口湖的臺灣鯛品質優良,沒有土味。(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市植物荷花池曾遭外來吳郭魚肆虐。(本報系資料照片)

白尾八哥」被苗栗縣政府農業處列入外來種黑名單。圖爲柿子紅熟,白尾八哥最愛。(本報系資料照片)

外來入侵種「斑腿樹蛙」近年在臺快速擴散,衝擊各地原生蛙類生態。(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臺灣的吳郭魚養殖技術進步,也開發出多樣料理,贏得大衆喜愛。(本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十大入侵物種

不光是大陸,臺灣也有嚴重外來種入侵問題,尤其目前臺灣的吳郭魚就和大陸的小龍蝦一樣,因野生繁殖能力強大,已入侵臺灣各地水區,並對其他本地魚種造成排擠,破壞生態。但因爲早已成爲平民美食,從養殖技術到料理內容不斷精進,很受到民衆喜愛,於是,是不是入侵種似乎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吳郭魚原產非洲南部的下游河段與沿海區域,是1946年 由吳振輝郭哲彰二位引進臺灣,故名爲「吳郭魚」,發展至今已成爲臺灣重要之淡水養殖魚,但因體型比臺灣原生種魚類大,很快就佔滿棲地,破壞河川生態系統,驅逐原生魚種後,讓臺灣的水族多樣性大爲降低,對環境的傷害更無法計數

兩岸環境隱憂差不多

除了吳郭魚,福壽螺多年來大量增生爲患稻田水域,包括雲林縣在內,多個地方農民採用「生物防治法」飼養鴨子,期待一舉消除福壽螺的危害,但效果不彰。爲解決外來種入侵,苗栗縣政府本月列出2種外來種「白尾八哥」及「斑腿樹蛙」,爲避免民衆錯殺本土白頷樹蛙,還委託自然生態學會共同移除,所有的做法都是爲了解決外來物種入侵,但許多問題依然難解。

看看目前兩岸被列爲十大入侵物種中,包括福壽螺問題,還有羅非魚紅火蟻。大陸的巴西龜和美國牛蛙,在臺灣也廣泛被飼養;布袋蓮在兩岸都快速成長,阻礙水流。專家指出,羅非魚雖然混種很多,但基本上就是臺灣的吳郭魚,兩岸面臨的物種入侵問題有許多是相似的,但在走過數十年後依然無法解決。

大臺北地區淡水河水域或溼地,近年來常見到越來越大的埃及聖䴉族羣,由於體型較多數本地留鳥更大,已明顯造成排擠,再加上會捕食本土水鳥幼雛,造成溼地生態危機。南部也發現許多遭到不當放養的綠鬣蜥,亦對本土生態造成危害。大陸畫眉等入侵種會與本土畫眉雜交,也會對在地生態造成影響。

冰山一角暴露防疫問題

在大陸,有網友認爲,入侵物種之所以會氾濫,主要是因爲沒有開發出「吃法」。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廖萬金表示,這種觀點顯然有失偏頗,因爲如果「吃貨」能解決一切問題,就不會出現物種入侵了。

廖萬金表示,入侵物種只是外來物種中的極小部分。大陸的入侵物種保守估計有754種。其中,入侵植物種類最多,分別是入侵動物和微生物的1.4倍和4.4倍。從來源看,入侵植物主要源於北美洲南美洲,入侵動物主要來自亞洲,入侵微生物主要來自北美洲。

面對外來種入侵,農委會表示,目前當務之急除了加強進行各類外來種的種類與分佈調查,並對本土生態環境衝擊評估外,更應結合政府與民間團體力量,配合動植物防疫檢疫法令的把關,防範外來種生物可能爲害臺灣生態系的潛在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