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大了!抗菌洗潔劑的「抗菌」效果 跟你想的不一樣

誤會大了!抗菌洗潔劑的「抗菌」效果 跟想的不一樣。(示意圖/Shutterstock)

近年受到疫情肆虐的影響,民衆對於消毒、抗菌的認知大幅提升,日常也會特別注意選擇標榜抗菌效果的清潔劑,希望打造抗病毒、抗菌的防護網。只是用了抗菌洗潔精就能確保潔淨無虞嗎?專家指出,抗菌洗潔劑的真正意義,恐與消費者的認知有所落差。。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陳泰源表示,部分洗潔劑標榜抗菌效果,其實指的是洗潔劑本身的主成分「界面活性劑」水活性低,細菌很難滋長,所以洗潔劑本身不容易因沾到水而孳生細菌,並不是用了洗潔劑之後就能抗菌。

衛福部食藥署以「抗菌洗碗精」爲例指出,正常使用下,用清潔劑及清水沖洗,本就具有去除細菌之效果,但這並不是因爲其標榜的抗菌成份而使細菌數下降。

食藥署特別說明,即使清潔產品標示「添加抗菌劑」,但這也只能使「洗潔劑本身不長菌」,這就是消費者最大的誤解。

此外,碗、盤、蔬果等經充分清洗後,理應沒有抗菌清潔劑殘留,因此「用抗菌洗潔劑並且徹底清洗過後,就絕對不會再長菌」,是不夠正確的觀念。

(圖片來源/衛福部食藥署)

碗盤餐具的保存空間,其實更是細菌滋生的關鍵重點。日常應常保持碗盤乾燥,放置碗盤的烘碗機需定期清潔、碗盤櫃也要注意除黴;使用碗盤前最好能再以熱水衝過,都能確保抗菌防污染零死角。

陳泰源教授更指出,如果不是太油膩的碗盤,可用熱水清洗,減少洗碗精使用,省錢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