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成因到底是什麼?看看別人家的霧霾

中央氣象臺12月6日18時發佈霾黃色預警:預計6日20時至7日20時,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大部、山東西北部、江蘇中南部等地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部、河南北部的局部地區有重度霾。10日起,上述地區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或消散。

相信大家看到這條預警的時候,心情又是一沉,爲什麼霧霾遲遲散不去?爲什麼偏偏就在我這個城市

那麼霧霾到底是什麼引起的呢?

關於霧霾是怎麼來的,有關方面和專家竟莫衷一是。

以北京等地近期的重度霧霾爲例,環保部門專家認爲與採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硫污染物密切相關。住建部門有關官員則認爲,其主要原因汽車尾氣,不是供暖。中國氣象局專家認爲,主要是外來輸送。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剛發佈報告認爲,霧霾成因中北京本地產生約佔七成。

不知道各位看清楚相關部門的解釋了嗎?環保部說是供暖引起的,直指住建部責任;而住建部又說是汽車尾氣引起的。

霧霾成因說法相互“打架”由來已久。以衆所關注的機動車與霧霾的關係來看,中科院研究員張仁健幾年前認爲,汽車尾氣對北京PM2.5的貢獻不足4%;但北京相關部門則認爲,機動車排放、燃煤和工業生產位列前三。更有專家甚至認爲,連“廚房做飯”都是導致霧霾的重要原因,引起爭論。

對於成因推來推去,很難不讓公衆認爲是想要撇清霧霾和自己的關係。這樣的態度不免讓民衆更加擔憂。

小編查了一下世界環境污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分別是比利時馬斯河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其中,標粗的五起事件都是空氣污染帶來的災難,但是成因卻不太相同。

比利時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時間:1930年12月1-5日

地點: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

成因: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氣體三氧化硫煙霧的混合物是主要致害的物質

影響:1930年12月1日開始,整個比利時由於氣候反常變化大霧覆蓋。在馬斯河谷還出現逆溫層霧層尤其濃厚。在這種氣候反常變化的第3天,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幾千人呼吸道發病,有63人死亡,爲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10.5倍。發病者包括不同年齡的男女,症狀是:流淚、喉痛聲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悶、噁心、嘔吐。咳嗽與呼吸短促是主要發病症狀。

美國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時間:40年代初期

地點:美國洛杉磯市

成因:光化學煙霧是大量碳氫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與空氣中其他成份起化學作用而產生的。

影響:這種煙霧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劑,滯留市區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學煙霧事件中,洛杉磯市65歲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於大氣污染和高溫,短短兩天之內,65歲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餘人,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直到20世紀70年代,洛杉磯市還被稱爲“美國的煙霧城”。

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

時間: 1948年10月26-31日

地點: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多諾拉小鎮

成因:工廠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氣體及金屬微粒在氣候反常的情況下聚集在山谷中積存不散,這些毒害物質附在懸浮顆粒物上,嚴重污染了大氣。

影響:由於人們在短時間內大量吸入這些有害的氣體,引起各種症狀,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20多人死亡。

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時間:1952年12月5日開始

地點:英國倫敦市

成因:當時倫敦冬季多使用燃煤採暖,市區內還分佈有許多以煤爲主要能源的火力發電站。由於逆溫層的作用,煤炭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氣體與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引發了連續數日的大霧天氣。

影響: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裡,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12月9日之後,由於天氣變化,毒霧逐漸消散,但在此之後兩個月內,又有近8000人因爲煙霧事件而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時間:1961年

地點:日本東部海岸的四日市

成因:該市自1955年以來,相繼興建了3家石油化工聯合企業,在其周圍又擠滿了十餘個石化大廠和一百餘箇中小企業。1956年,全市工廠粉塵、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達13萬噸。

影響: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發作,到1972年爲止,日本全國患四日市哮喘病的患者多達6376人。

看了以上的這些介紹,是不是非常震驚?!這些慘痛的歷史事件帶走的都是鮮活的生命。

仔細分類一下,大多數國家和城市的霧霾是由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粉塵物質(黑煙)引起的。如果根據專家的解釋,和中國霧霾比較相似的是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

那麼洛杉磯治理霧霾用了多久?將近40年!

洛杉磯在40年代就擁有250萬輛汽車,每天大約消耗1100噸汽油,排出1000多噸碳氫(CH)化合物,300多噸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噸一氧化碳(CO)。另外,還有煉油廠、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燒排放,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上空,不啻製造了一個毒煙霧工廠。

飽受光化學煙霧折磨的洛杉磯市民於1947年劃定了一個空氣污染控制區,專門研究污染物的性質和它們的來源,探討如何才能改變現狀

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是美國環境管理的轉折點,其不僅催生了著名的《清潔空氣法》,也始終起到了環境管理的先頭示範作用。在洛杉磯,環境管理措施的核心包括:

1. 設立空氣質量管理區,加大區域環境管理部門的自主權,以期環境政策能夠以最有效的方式落實;

2. 設立排放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排放源;

3. 爲交通污染源(從內燃機、汽油到排放)設立了嚴格環境標準

4. 開放環境交易市場,將市場化手段引入環境減排中;

5. 投入很強的科研及管理力量,開發通用的環評軟件及有效的污染控制技術

經過近40年的治理,儘管洛杉磯的人口增長了3倍、機動車增長了4倍多,但該地區發佈健康警告的天數卻從1977年的184天下降到了2004年的4天。

不知道中國的治霾之路還要走多久。把脈霧霾成因,纔是治霾的重要前提。

(編輯:Yol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