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的化身:淺談日本刀的前世今生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追月的貓咪,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北宋大文豪歐陽修曾寫過一首《日本刀歌》:“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滄海東。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在詩中,歐陽修毫不吝惜自己對日本刀的溢美之詞,“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閒雜鍮與銅。”刀身製作工藝的精美與華麗溢於言表;“越賈得之滄海東”也說明當時日本刀是北宋與日本主要貿易對象之一;“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兇”此二句對價格與作用近乎“拍馬屁”般的稱頌,更是表明當時一把做工精湛的日本刀在中國士大夫階級中的地位

歐陽修的讚美絕非言過其實,歷史上,作爲世界三大冷兵器之一的日本刀,一向以其切金斷玉的殺傷力而蜚聲海外;另一方面,深得東方美學之精華的獨特工藝,也讓它深受收藏家們的青睞,尤其是一些流傳後世的名刀,造型優美、弧線流暢、細節精良,至今還在日本享受着“國寶”級待遇。暴力兵器、工藝精品,這兩種聽起來如同惡魔與天使般對立的屬性合爲一體,讓日本刀在冷兵器中散發着格外超凡脫俗的魅力。

如今,日本刀已作爲一種文化象徵的符號,廣泛活躍於衆多遊戲作品中,例如今年年初發售的PS4獨佔和風動作遊戲仁王》,裡面就出現了“菊一文字”、“壓切長谷部”、“長曾禰虎徹”等歷史名刀的身影,再加上游戲本身濃郁純正的和風元素、花樣繁多瀟灑帥氣的招式動作,更是將日本刀優雅、華麗而又鋒芒畢露刀刀見血的特質演繹得美輪美奐。除了《仁王》外,再比如老牌動作遊戲《怪物獵人》,從2代就登場的“太刀”一直在老獵人中擁有着極高的人氣。此外,不少傳統日系ACT當中,日本刀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頻頻出鏡,承載着這個國家對“戰爭”充滿着美學色彩的獨特理解與感悟。

日本刀在《仁王》中可謂大放異彩

日本刀的歷史

日本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年代中期。當時中國和朝鮮的古劍流入日本,使得日本開始出現大量仿製的古刀,這些古刀有別於現在常見的太刀,刀身多爲直刃,基本上象徵意義大於實戰作用,例如在稻荷山古墳出土的“金錯銘鐵劍”就是雄圖天皇爲了嘉獎一位有功之臣而鍛造的。平安年代末期開始,武士勢力活躍起來,對日本刀的需求不斷增大,形態方面爲了更好地應用於實戰而出現了大量改良,直刀逐漸轉變爲彎刀,製造工藝也得到了大幅升級。鎌倉時代開始,隨着武士階級正式掌權,日本刀的鍛造也迎來了全面繁榮,並且隨着功能作用的不斷細化出現了更多的分類,例如太刀、打刀、脅差、短刀等等,據統計,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日本刀的種類達到了26種之多。

日本古刀

日本刀之所以如此受武士階級青睞,與其嚴格而精湛的鍛造工藝息息相關。打造日本刀的工藝極其複雜,包括鍊鋼、水減、鍛鍊、素延、燒入、收尾、銘切等流程,每一步對溫度與火候的掌控、錘打的次數與力度等均有着嚴格要求,選用的鋼材一般都是日本本州島西部山區的一種優質砂鐵。想要打造一把品質優異的刀,往往需要數十位分工不同的工匠通力協作長達半年以上,而其中稍微有一個步驟出現差錯,例如煅燒溫度出現偏差、或者錘打的力度沒有把控好等等,那將意味着整個團隊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鑄造一把好刀,需要整個團隊精誠合作

歷史上,不僅日本人自己,作爲近鄰的中國人對日本刀的威力同樣深有體會。元代初期,忽必烈曾於1274年和1281年兩度東征日本,結果均以失敗告終,除了日本海上所謂“神風”的自然因素之外,日本刀的鋒利也給能征慣戰的蒙古騎兵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參與了這兩次戰爭的南宋舊將鄭心南就在《心史大義》中提到了“倭刀極利”。而到了明代,隨着日本倭寇頻繁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國人對日本刀更是有了一種痛徹骨髓的體會。抗倭名將戚繼光也在自己所寫的《紀效新書》中感嘆日本刀的可怕殺傷力:“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著名科學家宋應星也曾讚歎過日本刀“有百鍊精純,置日光檐下,則滿室生輝者。”

古畫中的日本倭寇

明王朝痛心而又豔羨之餘,又因爲日本刀“不知用何錘法,中國未得其傳”,於是只能通過大量進口日本刀武裝自己。到了明代中後期,中日貿易中日本刀所佔的比重始終居高不下,且價格突破天際:“大刀價八百或一貫者,在彼方則一刀五貫,蓋定價也”。也就是說明軍必須花五倍的價格才能爲己方士兵裝備一把日本刀。當然,對地大物博有錢任性的大明帝國而言,只要能保家衛國,多花些錢倒也無所謂。最終這場軍備競賽中國也並未吃虧,只可惜讓當時地少人窮的日本佔了不少便宜罷了。

明軍大戰日本倭寇

日本刀的地位與象徵意義

在封建時代的日本,一把好刀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精美的外形與可怕的殺傷力,更是佩刀之人身份與地位的象徵。從鎌倉時代開始,歷代日本社會都只有武士階級才擁有佩刀的資格。武士一般身佩兩把刀,一長一短,長的爲“太刀”,作爲主兵器,用於作戰或防身;短的爲“脅差”,作爲備用兵器,主兵器折斷或損毀時才拔出來使用。當然,也有不少人作戰時兩把刀一起使用,例如著名的“二刀流”劍客——宮本武藏。

一長一短兩把刀是武士的標配

封建時代的日本武士,往往都把佩刀如同自己的名譽一般去珍重,平民不可隨意觸碰、侵犯武士的佩刀。1742年,德川幕府將軍德川吉宗頒佈《公事方御定書》,其中第71條關於武士“切舍御免”特權中就專門提到:平民一旦衝撞武士的佩刀且拒絕道歉,那麼武士有權拔刀斬之,以維護自己的“名譽”。不過事後武士必須主動自首,且還得提供出對方確實衝撞自己的證據才能不負刑事責任。

武士往往把佩刀視爲自己的第二生命

而那些稱霸一方的諸侯大名,更是把日本刀視爲自己政權與實力的代表。歷史上有不少年代久遠的名刀就算身處亂世顛沛流離,然而所到之處無不是受到大名頂禮膜拜的供奉與珍藏。同時,向某個大名錶示臣服時,奉上一把家傳的寶刀,其價值與誠意絕非金錢與土地所能相比。例如鍛造於平安年代的名刀“三日月宗近”,此刀原本是戰國末期阿波三好氏家族傳家寶,後來三好三人衆刺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後,將此刀獻給豐臣秀吉以示臣服。如今“三日月宗近”已被視爲日本國寶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名刀“三日月宗近”

再比如“大典太光世”,此刀原本是豐臣秀吉所佩。傳說,當時在大名之間有這樣的傳言:如果深夜在伏見城的千畳敷之間亂轉,從背後握住刀鞘的話身體會變得無法動彈。聽到這個傳聞的前田利家不屑地表示“相信這種謠傳的膽小大名有什麼可值得效忠的”。豐臣秀吉聽說此事之後,將自己的大典太交給前田利家,讓他去千畳敷之間試膽,結果什麼也沒有發生,不吉利的傳言也就不攻自破。於是,猴子公將大典太作爲獎賞賜給了前田利家。之後此刀就被前田家世世代代作爲第一家寶珍藏,逃過了權力更迭和戰亂中顛沛流離的命運,直到今天還由前田後人設立的前田育德會保管。

名刀“大典太光世”

從平安年代末期開始,工匠在成功鍛造出一把好刀後,都會以自己的名字爲刀命名並將之作爲銘文刻在刀莖上。例如“長曾彌虎徹”的鍛造者就是一位名爲“虎徹”的工匠,再比如“三日月宗近”、“數珠丸橫次”等名刀莫不如此,久而久之,也就催生出了一批世代以打造某一把特定名刀爲職業的工匠世家,這些世家在社會上通常都受武士或大名所庇護,從而享有特殊的地位。其中最有名的,當屬著名“妖刀”的鍛造者“村正”了。

因獨特的水墨畫風而在玩家中備受好評的橫版ACT《朧村正》,其靈感來源正是“妖刀村正”的傳說:在這款日本刀“唱獨角戲”的遊戲中,不僅大量刀具都以“村正”命名,且還賦予了它斬妖除魔的獨特使命,而最終boss甚至也是妖魔化的德川氏後人——江戶時期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那麼。歷史上關於“妖刀村正”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朧村正》中華麗的日本刀法

傳說中,德川幕府不少能人重臣都死於“村正”的鋒刃之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親廣忠都是被近臣暗殺,兇手都使用名爲“村正”的刀;德川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割傷了手指。1579年,家康嫡子信康被織田信長賜死,劊子手使用的刀也叫“村正”……雖然這些事情都是巧合,但卻讓德川家康斷定“村正刀是專門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並下令銷燬所有名叫“村正”的刀具。於是乎江戶時期,雖然村正世家的後人依然在打造村正刀,但迫於幕府壓力,再無人敢公然攜帶銘刻有“村正”字樣的刀具了。

名刀“村正”

事實上,村正被稱爲“妖刀”也與其所處的歷史時代有關:室町中期,由於社會動盪,使得刀具需求量很大,導致大量劣質刀劍橫行。但是村正家族仍然堅持打造品質優秀的實戰刀,於是乎,德川家的不少家臣與士兵都裝備了村正刀,而刺殺活動多是家臣內部所爲,因此造成一系列巧合也就不足爲奇了。再者,到了江戶中期,政局的穩定讓刀劍由實用性轉爲注重華麗外表的觀賞性,太過鋒利的“村正”刀就這樣被視爲“妖刀”、“邪劍”而打入冷宮,直到現在,流傳至今的真品“村正”依然極爲稀少。

江戶時代末期,歌舞昇平的社會局勢讓日本刀的實戰價值名存實亡,再加上鍛造工藝的失傳,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好刀越來越“一刀難求”。明治維新之後,被西方先進熱兵器轟開大門的明治政府爲了徹底與舊時代劃清界限,毅然頒佈了“廢刀令”:除直屬政府管轄的警察、軍隊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佩戴武士刀。伴隨着這一禁令,日本自古以來堅守的“武士精神”受到了空前的質疑與動盪。

“廢刀令”發佈後受到警察盤查的武士

此舉必然遭到了當時社會上影響力依然很強的武士階級的不滿,其中又以氏族雲集、封建勢力最爲頑固的薩摩藩反抗呼聲最高。1877年,薩摩藩在原“維新三傑”之一、後在政治鬥爭中垮臺的西鄉隆盛的帶領下,與政府軍在熊本縣展開了激戰——這便是歷史上象徵着武士階級最後抗爭的“西南之戰”,可惜,當時的日本社會早已無法鍛造出古代“切金斷玉”的武士刀,大量殘次刀劍在洋槍炮火面前根本不堪一擊,戰爭最終以政府軍全勝、西鄉隆盛被斬首而告終,也宣告叱吒風雲600餘年的日本武士階級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

日本西南之戰

20世紀30年代,伴隨着軍國主義勢力擡頭,日本國內大量極端民粹分子極力鼓吹“大和魂”,並將日本刀用作蠱惑人心的工具,宣揚它寄存着至高無上的“武士道精神”,加之日軍在喜峰口之戰中被國民黨29軍37師大刀旅血虐,於是乎一時間日本社會呼籲“傳統刀迴歸”的輿論喧囂甚上。陸軍大將荒木貞夫、次官柳川平助借題發揮,極力推動軍隊指揮官統一裝佩傳統日本刀,就這樣,沉寂近60年的日本刀再次迴歸到人們的視線中。只不過,此時的日本刀除了外形和傳統太刀相仿外,早已徹底喪失了實戰作用,充其量就是個給軍隊指揮官“裝逼”的道具。但是,用來收攏、蠱惑那些深受“武士道精神”荼毒的普通士兵已是綽綽有餘。1940年6月《東日本新聞》報道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名叫高橋千春的空軍士兵,在空戰中被敵方飛機的子彈打中腹部,由於在空中無法處理傷口,於是他叫副駕駛上的戰友把他的日本刀拿出來,“手握着刀,唰地一聲抽出刀鞘,堅毅的眼神凝視着刀身,恐慌的情緒漸漸鎮定下來,痛苦的身體慢慢恢復了力氣……”最終,他成功駕駛飛機安全返航。關於這事,筆者也不知該如何評論纔好……

二戰時期的日本刀象徵意義遠大於實戰作用了

日本刀的精神內涵

縱觀日本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日本刀總是和“武士”聯繫在一起。雖然“武士道精神”是江戶時代的武士山本常朝在《葉隱聞書》一書中首次提出的,但它也只是一個總結了前人一系列品行的概括性詞彙而已。日本刀雖說其本質是殺人利器,但其優美的造型與精湛的工藝,至今依然被視爲藝術品受到全世界的敬重與珍視,就如同“武士道精神”,雖然自古以來它都充滿着服務於戰爭、視生命如草芥的戾氣;雖然它曾經在日本近代史上孕育過軍國主義這個大毒瘤,但從鎌倉時代武士當權開始,作爲統治與特權階級的武士所信奉的義、勇、仁、禮、誠、名譽等種種美德,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們後人學習與感悟。

武士總是把名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和泉守兼定”乃是日本古代刀匠之定世家從戰國末期開始便專職打造的名刀,刀柄上刻有我國道家著名奇門九字訣“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的銘文,據說可以在戰場上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而此刀在日本歷史上最有名的使用者,當屬幕府末期直屬武裝警察部隊“新選組”副長——土方歲三。

名刀“和泉守兼定”

在《兩雄世傳》、《新選組遺聞》等明治時期的史料記載中,土方歲三是個“風度瀟麗”、“喜怒不形於色”的美男子。他自幼父母雙亡,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了自己的年輕歲月,後來,他認識了自己一輩子的兄長——天然理心流第四代傳人近藤勇,並從此加入近藤道館學習劍術。1863年,幕府招募浪士,土方與近藤道館的師兄弟們一起上京,後在八一八政變中因護衛將軍有功,近藤與土方所率領的浪人部隊被賜名“新選組”,成爲幕府直屬武裝警察部隊,土方也得以迎來了武士生涯的巔峰。

土方歲三象

在史料記載中,土方以鐵腕治軍聞名,被譽爲“新選組的實際支配者”,他所創立的“局中法度”以“切腹”這種極爲嚴苛的懲罰方式約束着全體成員的一言一行。1864年,土方親自審問長洲維新志士古高俊太郎,採用的手段“觀者爲之側目,隊士亦不敢逼視”。最終他成功得到了池田屋集會的情報,並將這幫維新派骨幹一網打盡,不過從此也讓新選組“市民見之如鬼怪似避開”,土方自己也得到了“鬼之副長”的稱謂。

《銀魂》裡的十四外貌與人格上都非常還原真實的土方

然而冷酷與鐵血的背後,是土方對新選組無與倫比的忠誠與堅守,在近藤被殺,新選組風雨飄搖之際,土方作爲這個即將淹沒在歷史洪流中的武士團體的靈魂,陪伴着新選組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如今在日本箱館市的納涼寺中有一座土方的紀念碑,據說此碑是當年土方陣亡後箱館市的百姓籌資所建,因爲當初土方與新選組殘餘部隊敗退箱館市後,有隊員以“戰爭獻金”爲名強行搜刮百姓以補充軍資,土方得知後震怒“這麼做,和窮兵黷武的明治政府有何不同?”並立即叫停了“戰爭獻金”計劃。箱館市百姓感其恩德,以至於當得知土方陣亡後,市民“如赤子喪母,悲嘆不已”。

《薄櫻鬼》中的土方歲三

高潔、忠貞、嚴於律己、愛護弱勢羣體,“武士道精神”中的一系列優異品質,在土方歲三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孤臣身殉蝦夷島,忠魂永衛東方君”,他的這首絕命詩,也宣告了武士階級帶着他們畢生信奉、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衛的名譽與美德正式謝幕。

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至今還展出着“三日月宗近”、“童子切安綱”等古代著名太刀,在如今這個熱兵器、高科技戰爭當道的時代,冷兵器當中恐怕也只有日本刀能夠享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了。究其原因,首先是這些名刀的製作工藝基本已失傳,使得它們如今被視爲斷層的古典文化的一種象徵,賦予了更多的紀念意義;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它們代表了這個國家“匠人精神”的傳承。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匠人精神”都是永不退色的美德

前文已提到過,古代日本刀的鑄造工藝非常苛刻,由此也誕生了衆多名刀工匠世家。雖然隨着時代的變遷,如今的日本已無法造出古代“切金斷玉”的名刀,但對品質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依然在這個島國的其他方面代代相傳。

據統計,如今全球有5586家經營超過200年的企業或店鋪,其中在日本的傳統老店佔到了3146家,對這個島國而言,“傳承”的可貴不僅體現在商場上,包括很多古代中國失傳的文化符號,在深受古典中國文化薰陶的日本依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例如漢服、茶道等等;就連日本刀其實也是源於古代唐刀製作工藝的發揚光大……也正因如此,雖然我們自己多少有些不願承認,但日本這個師出中國的“蠻夷島國”,如今被全世界視爲東方文化的代表,與其對古典文化精髓的保留密不可分。

和服可謂代表了日本對細膩而唯美的東方古典文化的發揚

同時,在我們玩家所熟悉的遊戲領域,同樣不缺乏“匠人精神”傳承的代表——比如我們都熟悉的任天堂。這家經營超過百年的老字號店鋪,一個多世紀以來在戰爭的磨難、商場弱肉強食中始終屹立不倒,雖然其經營的內容經歷了從紙牌到玩具、甚至是情趣用品、再到如今的主機硬件與遊戲軟件的種種變遷,但始終不變的,是這家企業對產品品質精益求精的打磨與追求:馬里奧、塞爾達、精靈寶可夢等等玩家耳熟能詳的名字,至今依然能稱得上是制霸主機遊戲市場的王牌IP,系列每一作的品質與所產生的市場效應,總是能讓全世界的主機遊戲企業羨慕與汗顏。

雖然近幾年,老任也經歷了WiiU主機的失敗、手遊的衝擊等種種挫折,但隨着Switch的熱賣、招牌大作《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銷量與口碑的雙重豐收、以及《噴射烏賊娘2》、《超級馬里奧:奧德賽》、《銀河戰士》等備受期待的新老IP的蓄勢待發,我們玩家有理由相信,這家對各種大風大浪早已習以爲常的百年老店,依然還有着足夠強大的生命力屹立在市場的巔峰。(即使任天堂也有一系列呆板的經營政策讓我們感到不滿,但筆者還是很喜歡如同古代刀匠般用心打磨每一款遊戲的任天堂。)

結語

或許,我們永遠只能在影視動漫作品裡欣賞到日本刀華麗的刀法以及見血封喉的颯爽英姿,遺憾的同時,又不禁有那麼一絲欣慰:它畢竟被視爲古典文化與匠人精神的象徵而傳承了下來。拋開成見和歷史因素,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懂得尊重和繼承古典文化的民族,內心都是非常強大的。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