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治療覈准醫院增至4家!北醫附醫靠「殺手細胞」對抗12種癌

▲北醫附醫正式啓動細胞治療,左起爲陳瑞傑院長及治療團隊副院長李冠德醫師蕭世欣及劉明哲。(圖/北醫附醫提供)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去年9月公佈《特管辦法》開放6項自體細胞治療,陸續有醫院提出治療申請案,最新一波通過覈准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成爲第四家可以執行細胞治療的醫院,預期會有更多的癌症患者受惠。

國內開放細胞治療之前,不少癌症患者在末期、治療無效等情況,爲求一線生機,會遠赴海外尋求細胞治療,從衛福部開放細胞治療以來目前已經有三總、花蓮慈濟中國附醫、北醫附醫通過申請。

北醫附醫於2018年12月24日獲准爲免疫細胞治療臨牀試驗醫院,2019年1月10日由院長陳瑞傑籌備成立細胞治療中心,11月15日經衛福部覈准。

副院長李冠德表示,細胞治療是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治療以外的第四種癌症治療方法;在細胞治療中,CIK細胞(細胞激素誘導殺手細胞)是相當成熟的技術,也是最常用於實體腫瘤的治療,具備優秀的癌細胞毒殺能力,能啓動多種抗腫瘤機制,適合與其他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並用,對抗多種不同的癌症。

目前國內醫院獲准執行細胞治療的癌別爲5至10種,北醫附醫自體CIK免疫細胞治療可治療癌別達12種,包括大腸直腸癌乳癌肺癌子宮頸癌卵巢癌腎臟癌、肝癌胰臟癌、鼻咽癌胃癌食道癌膽管癌等,提供符合專案內容第四期實體癌的病人接受治療。

李冠德指出,病人治療前須測試體內免疫細胞數量攻擊力符合標準後再抽取血液,分離出自體免疫細胞進行擴增程序並加以治療;他強調,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接受細胞治療,包括免疫細胞的採集、輸注時間與其它治療藥物的搭配,病人須配合腫瘤科醫師指示,才能讓免疫治療發揮最大效果,達到有效醫療

陳瑞傑指出,細胞治療是新興醫療技術,過去病人必須遠赴日本美國接受細胞治療,現在得以深耕臺灣地化,病人就地治療,提升治療的便利性,同時在特管法規範保障下,提供標準、安全及個人化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