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布特羅豬肉片 就這樣結案了?

臺糖梅花豬肉片年前被臺中市政府檢出含瘦肉精西布特羅,爲了民衆食的安全考量,中市府逕行公佈檢驗結果,使衛福部、農業部、經濟部等有關單位面子全失。後經多方檢測七百多件檢體都爲陰性,中央各部會才強調其爲個案,並稱將於年後召集專家追查原因,在野黨團更要求陳揆赴立院作專案報告。

行政院某官員在媒體鏡頭前秀出一瓶檢驗用標準品,指稱該藥物價格比黃金還貴,每克破百萬元,不可能添加在飼料中餵豬,意在譏諷檢驗的正確性。不料有位蘇姓醫師上網發現,中國大陸化工合成的一克西布特羅售價不到臺幣十元。中國大陸和印度是合成藥物的大本營,連合成抗生素都價格低廉,更不用說各種合成的瘦肉精,因此便宜的合成西布特羅,被用來添加於飼料中養豬並不足爲奇。西布特羅藥效比萊克多巴胺強十倍,因此雖然兩岸官方都禁止使用,但投機業者利益當前會不用嗎?國內是否有人走私進口,官方有查緝嗎?

一般實驗室例行檢測肉品中是否殘留瘦肉精,會同時檢測萊克多巴胺、克倫特羅、西布特羅等廿一種瘦肉精,且都配有標準品,若有人質疑西布特羅是實驗室污染造成,那麼檢出的應該還有其他種類的瘦肉精吧?

二○一六年四月,民進黨某立委舉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指稱,開放瘦肉精美牛進口前(二○○五至二○○八年)國人尿液樣本中,約有一點三九%至五點五六%被驗出四種瘦肉精,其中也包括西布特羅;依此比例換算,國內恐有高達一一五萬人受害。他並指當時農委會於二○一二年至二○一六年監測豬隻五萬六千多件,發現瘦肉精陽性有十件。這位立委當時大力批判農委會把關不力,造成瘦肉精流竄,但他對近日臺糖豬肉事件卻低調不評論,令人感嘆政治立場會改變立委對食安的表現。若依該立委當時資料推測,國人吃到其他種類瘦肉精的可能性也不低。

本事件中檢出的西布特羅濃度極低,或可歸因爲非特異性,甚至也可能被經驗豐富的資深檢驗人員判定爲陰性。據此,筆者認爲此是個案,並非由於飼料中濫添加西布特羅藥物所造成。而中市府實驗室人員再三檢測該肉品,多次以液相層析質譜儀確認西布特羅殘留量,絕對符合食藥署制訂之檢測流程,應予嘉勉獎勵。

四十幾年前,筆者曾參與瘦肉精的檢驗研究工作,當時就發現豬隻喂飼瘦肉精後,雖幾天內就可由糞尿排除,但在肝、腎等內臟及肌肉中仍可檢出原型藥物殘留,卻不明其代謝物爲何,因此無法得知是否有其代謝物殘留,這些代謝物是否會影響殘留檢驗判定,是否會造成藥物種類誤判,是否有不爲人知的毒性或具致癌性,至今國內外是否已有可供參考的資料則不明。至於豬隻飼養期間使用治療藥物,其在肉品中殘留之原型或代謝物,是否會影響瘦肉精的檢測判定,也無文獻可供參考。由於國內有不少養豬業者濫用治療藥物,因此有賴檢驗機構自行建立這些資料了。

在野黨團邀陳揆赴立院作食安報告,預期他會稱西布特羅事件爲個案,並以臺灣豬肉供應鏈無污染風險之政治話語爲報告終結。至於西布特羅爲何出現在肉品中,將成懸案。科學爭議問道於搞政治者,真相已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