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草市的“三順戲衣莊”,成爲北京承做劇裝之始

北京劇裝廠

西草市街位置圖

◎王越(文化學者)

出珠市口地鐵站東南口,向南就是西草市。西草市毗鄰中軸線,北起珠市口東大街,南至天壇路,長495米,寬5米,是全國聞名的“劇裝一條街”。西草市自去年10月底分段整治提升完成後,街東恢復性修建成古色古香的劇裝店和民居四合院;西側臨街的店鋪全部拆遷,新建休閒廣場和路邊公園,呈現出推窗見綠、京韻京味的古樸風貌,併入選2023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之一。

明清兩代,受繁華的前門商業區影響,珠市口南大街東西兩側的門面房,是在擺攤賣貨的棚房基礎上建設起來的,所以正街的後面各有一條南北向的背街小巷。西草市就是棚房以東的衚衕,對面鋪陳市則是棚房以西的衚衕。西草市原名草市,清代成巷。過去草市上銷售喂牲口用的草料,也經營居民家裡生火做飯用的柴草。北京人把燒火用的柴草叫柴火,亦稱柴火市。草料和柴火在科技落後的年代,屬於暢銷用品,所以在北京城裡有不少稱作草市的地名。以後爲區別東面蒜市口那邊的草市,西面的這個草市被稱作西草市。隨着燃煤逐漸普及,柴火的需求量越來越少,草市也隨之名存實亡。

與此相反,隨着京劇的迅速發展,戲曲服裝行頭業在西草市逐漸興起。清代中葉的北京,經濟繁榮,全國各地的商幫紛紛來到京城,集中在前門外到大柵欄一帶。清廷規定,內城只准許八旗官兵居住,禁止內城開設戲園。那些王府顯貴、八旗子弟們只能出城到正陽門外來找玩樂,前門外就成爲發展戲園的集中地帶。有首竹枝詞寫道:“八大胡同客尚醒,醉生夢死任人評,誰家狎客常居此,公子王孫數不清。”再加上外官轉遷,舉子科考,外地人流的涌入,使得前門外地區熱鬧非凡。

商業和文化戲曲的興盛,使北京的戲曲演出場所發生了很大變化,設有舞臺的茶園逐漸取代了宋元以來的勾欄和後來的戲棚,逐漸成爲營業性的室內演出場所。據《北京梨園金石文字錄》,1785年在梨園碑文中記有北京的戲園只有八家。而到了1816年,即30年後則增至21家,擴大近三倍。《都門紀略》記有十九世紀北京最大的九家戲園,這些大戲園都集中在前門外一帶。如廣和樓在鮮魚口北的肉市,裕興園、天樂園在鮮魚口,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廣樂園、同樂園在大柵欄,中和園在糧食店。據不完全統計,到20世紀初,北京的戲園竟達到40多家,新建的有珠市口的文明茶園、西柳樹井的第一舞臺、香廠的新民大戲院、鮮魚口北孝順衚衕的燕喜堂等,西草市自然成爲距離這些戲園最近的中心地帶。

劇裝戲具最早起源於明代,發源於蘇州。當年京劇界最負盛名的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劇裝均在蘇州定製。民國八年(1919年),梅蘭芳先生準備《天女散花》《御碑亭》《貴妃醉酒》《嫦娥奔月》等劇目赴日本演出。因蘇州製作的傳統服飾與劇中人物不諧調,便請經營德春厚繡花局的李春設計製作,成爲北京承做戲曲服裝之始。此後有李書舫、李子厚等估衣行家聘李春入股,在西草市七號,開設了第一家“三順戲衣莊”,李春任服裝設計師。

行頭鋪有戲衣莊、盔頭鋪、把子鋪、鬍子鋪、靴子鋪之分,到20世紀30年代,西草市的各種行頭鋪已有30多家。其中“久春”“三順”“雙興”“德光”被稱爲四大戲衣莊,“盔頭劉”“把子許”等也漸成品牌。據行內人講,名角里最爲行頭鋪口碑載道的,生角是馬連良,淨角是郝壽臣。馬連良先生常創新樣,凡馬派新式改良行頭,多由此地長順興承造。比如過去戲裝裡的玉帶多嵌玉(料貨)或小鏡子,分量較重。馬先生則用金銀線鑲成,不用硬料,分量較輕,以後各行頭鋪多照此式製作,美其名曰馬派玉帶。

過去戲迷裡流傳着一句話,叫“窮小姐、闊紅娘”。京劇《紅娘》裡的紅娘只是個丫鬟,但她是挑班的臺柱子,每上場戲都要換身耀眼的行頭以取悅觀衆。崔鶯鶯在戲裡雖然是位小姐,但只是位配角兒,從頭到尾差不多總是那套衣服。特別是坤角兒,吃的是青春飯,行頭光鮮說明有人捧,行頭翻新說明角兒當紅,可見行頭對演員的重要。

現如今,西草市擁有全國最大的戲劇服裝道具生產企業北京劇裝廠,包括“把子許”傳人許振海開辦的老字號德昌號,共有13家各具特色的老牌劇裝店,成爲北京南中軸靚麗一景。

西草市街東側,有條南北向平行的衚衕,早年間它東面有條排水溝,故名“溝尾巴衚衕”,當地俗稱“狗尾巴衚衕”。此地原是賣包裝水果用草包的地方,衚衕內有幾家旅店,南面有四家浙江人合辦的“四聯染廠”。過去狗尾巴衚衕周圍坑坑窪窪、污水橫流,有後溝沿、草帽衚衕、天順衚衕、小溝衚衕、興隆街等多條小衚衕和死衚衕,1965年併入狗尾巴衚衕,更名西草市東街。